“去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滾石而上的毅力、前所未有的力度,重整行裝、攻堅克難,守正出新、推動發展,脫貧攻堅、十大生態產業、生態環保、經濟效益、作風建設等各方面工作邁出堅實步伐,走上了新的高度”……
1月26日至27日,出席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的人大代表,圍繞省長唐仁健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逐字逐句認真審議。代表們一致認為,政府工作報告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問題一針見血,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是一個接地氣、順民心,提信心、鼓干勁的好報告。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如何切實把今年的工作做好,向黨和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人大代表們放眼全局、立足實際,暢所欲言、獻策建言。
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對甘肅來說,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政治任務和“天字號”工程。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我省脫貧攻堅強力推進,取得了穩定減貧的階段成效。減少貧困人口77.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9.6%降到5.6%。18個縣區退出貧困序列,貧困縣從75個減少到57個,這是國家設定貧困縣以來,我省第一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兩州一縣”減少貧困人口12.7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2.57%降到7.4%。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上年的4800元增加到5390元,增長12.3%。
“實現85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1.3%,29個片區縣、1個插花縣摘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的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并指出,2019年,要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繼續抓好產業扶貧、加大力度補齊短板、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審議中,人大代表建議,民族地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民生工程,按照“兩州一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緊盯時間節點和“兩不愁、三保障”,以只爭朝夕的態度、敢死拼命的精神和砸鍋賣鐵的決心,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要嚴格靠實責任,落實工作任務;要持續抓好產業扶貧,繼續提升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的帶動能力;要用好各類扶貧資金,使其發揮更大效益;要補短板、強弱項,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要結合當地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檔立卡戶的群體政策扶持問題;要扎實做好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統籌銜接工作,確保民族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得無縫連接。
人大代表建議,要及時研究解決脫貧攻堅中的具體問題。要改進完善扶貧資金分配、使用、管理辦法,使扶貧資金更精準地用在刀刃上,規避風險,見到成效;要細化具體辦法,做好特殊困難群體的兜底保障工作;要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指導,更好地發揮勞務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人大代表建議,要緊盯最困難的地方、最薄弱的環節、最艱巨的任務,下功夫補短板排風險堵漏洞,做到工作更精準、更聚焦、更務實。要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和光伏扶貧,使貧困群眾有穩定、可持續的增收來源。要進一步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財政資金注入、項目支持、融資信貸等方面給予村級集體經濟更多政策優惠。同時,要加大脫貧攻堅項目落實問效問責力度。
要把精力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高質量發展是政府工作報告中一個鮮明的主題。如何過好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要加大力度改革創新,破除制約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要按照“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釋放國資國企改革紅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其他領域改革。
審議中,人大代表一致認為,無論壓力再大,都不要盲目鋪攤子,再走低水平發展的老路,要把精力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
有人大代表建議,在產業發展過程中,要重點抓“協同發力”,做到十大生態產業、傳統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三業并重”,蘭州新區、高新區和經濟區“三區并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和民營經濟“三措并舉”。
人大代表建議,要處理好改舊與育新的關系,以高質量發展要求和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動能培育。要整合優化現有資源,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聯系平臺,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動力。要準確定位龍頭企業,將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條,強化輻射帶動,更好服務地方發展。
人大代表建議,要加強政策支持,扶持地方金融機構做強做優。要成立金融風險防控領導小組,增強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合力。要加大對涉及非法集資而被立案的債權債務清理力度,加快處置進程。要協調各方資源,加大對民營企業的幫扶力度,遏制實體經濟風險向銀行蔓延的趨勢。
人大代表建議,要優化環境,切實簡政放權,一項一項推進中央和省委部署改革舉措落地,把該由市場說了算的交給市場,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營造公開、透明、法治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放心、安心、順心發展。要深化改革,該破的大膽地破,該立的堅決地立,把改革的著力點放在破除一切影響市場調控、扭曲市場信號的體制機制上,從改革中要速度、要生產力。
推動綠色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過去的一年,我省集中力量培育發展十大生態產業,展現了綠色發展的良好態勢。十大生態產業完成增加值1511.3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18.3%,增長6.7%。
扭住十大生態產業持續發力,推動新興綠色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是2019年政府十大重點工作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要堅持綠色崛起與工業強省相結合,按照“今年大發力,明年大見效”的總體部署,推進生態產業大踏步發展。要大力發展新興綠色產業,做精做優高端綠色產業,培育壯大特色綠色產業。
審議中,有人大代表認為,去年的做法為甘肅探索出了一條既要發展、又要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路,非常符合甘肅實際。人大代表建議,要繼續加大生態項目建設力度,特別是甘南黃河重要水源補給區項目。要加快核技術產業園、蘭州航天軍民結合產業園、金昌鎳鈷新材料軍民協同創新發展中心等重點項目和園區建設。要提升工業園區科技創新水平,建立省內科研單位與大中小企業科研成果承接機制。要搶占信息制高點,加快絲綢之路信息港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要利用綠色新技術改造傳統老產業,實現集約化發展。
有人大代表認為,定西市在大力培育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要用新的經濟理念發展特色生態產業,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要銜接國家層面出臺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創建相關配套政策。
有人大代表建議,重視支持天水市“中國綠色催化專家智庫”建設,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科技創新園區、培育科技創新型企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協調國家有關部委將“中國綠色催化專家智庫”納入國家級重點智庫建設范疇,將麥積山論壇打造成國際性專業化論壇。對天水先進制造業、裝配式建筑業、軍民融合產業、大健康產業、通用航空產業、文化旅游業等產業加大扶持力度,對天水現有7戶軍工企業已爭取實施的8項軍民融合基金項目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的聯系,爭取入庫項目盡快實施,加快推進天水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將黃河文化旅游品牌作為省級旅游品牌,加速提升,并支持景泰黃河石林景區創建為5A級景區。
千方百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18年,我省民生支出2983.8億元,增長14.4%,占財政總支出的79.1%。10件為民實事全部辦結。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左右和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2019年民生目標已經確立。
為此,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省下的錢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2019年,要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強化社會保障兜底功能,統籌推進社會事業發展,切實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繼續辦好為民實事。
審議中,人大代表建議,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聚焦群眾最盼、最急、最憂、最怒的事情,完善制度、加大投入,精心做好民生工作。要把穩就業放在重要位置,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創業就業。要提高城鄉居民低保及特困人員救助標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家庭精準脫貧問題。
為了切實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有人大代表建議,在報告中增加“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度推進平安甘肅建設,建立立體化、信息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內容。
代表們一致認為,要千方百計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爭取每年為群眾辦成幾件實事好事。
……
奮斗創造奇跡,實干成就夢想。人大代表表示,只有敢于擔當、真抓實干,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各項安排部署貫徹落實好,開創甘肅發展新局面。(甘肅人大客戶端記者齊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