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便贈送給孔子一只熟小豬,想要孔子去拜見他。孔子打聽到陽貨不在家時,往陽貨家拜謝,卻在半路上遇見了。
——孫欽善《論語譯注》
【小識】
不想見
陽貨是季氏的家臣。季氏連續幾代把持魯國朝政,現在的陽貨又把持著季氏的權柄。陽貨想見孔子,其實是想讓孔子來見他。但孔子與陽貨不是一個道上的人,所以孔子并不想見陽貨。陽貨為了“逼”孔子來見他,就想出了這個以禮“碰瓷”的辦法,趁孔子不在家的時候,悄悄送去一只蒸熟的小豬。他知道,孔子收了禮,一定會來還禮。孔子也一定識破了陽貨的小伎倆,所以也在陽貨不在家的時候,才去陽貨家登門還禮。這就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兩個在半路上遇到了。是不是很尷尬?
其實尷尬的還在后面:陽貨一見孔子,就急著問了孔子兩個問題,如此如此“可謂仁乎”,如此如此“可謂知乎”,陽貨的意思,是想以此“逼”孔子到他那里做事,但孔子干脆不接茬。陽貨為了化解尷尬,就自己給出了答案。大概為了結束這種無聊的“談話”,孔子突然“答應”了陽貨:“諾,吾將仕矣。”
我想,他們一定是在孔子返回的路上遇見的,不然,孔子提著禮品站在路上,陽貨叨叨叨說個不停,這像話嗎?關鍵是談完話之后,不論是陽貨自己提著禮品回去,還是孔子提著禮品跟在陽貨后面送回去,都是不可想象的情景。
這說明一個道理:一個人不想見你的時候,你最好不要強求他。孔子“答應”陽貨的事,孔子沒有當回事,陽貨沒有當回事,也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尚之)
![]() | 相思子:干燥種子呈橢圓形,少數近于球形,長徑5~7mm,短徑4~5mm。表面紅色,味澀。清熱解毒,涌吐,殺蟲。外用治癬疥,癰瘡,濕疹。主產廣東、廣西、福建、云南等地。 |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