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蘭州標準化菜市場生意冷人氣淡

時間:2015-10-27 09:23:1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薛應霞點擊:

    蘭州標準化菜市場生意冷人氣淡

 

  與標準化菜市場相比,馬路市場蔬菜新鮮、價格便宜,更吸引人。(資料圖片)

  蘭州市標準化菜市場運營已有8年時間,然而記者走訪發現,受馬路市場、市民生活習慣以及商販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標準化菜市場運營不容樂觀,有些生意冷清、人跡稀少;有些經營面積縮小,甚至不少已關門謝客或轉型。

  標準化菜市場經營慘淡

  10月19日中午12時許,時值市民買菜高峰期,記者在蘭州市鼓樓巷標準化菜市場看到,偌大的市場內顧客寥寥無幾,有些顧客轉一圈便離開了,而商戶們有的看報紙,有的玩手機,有的聚在一起談笑。

  謝女士是第一批入駐鼓樓巷菜市場的商戶,主要銷售蔬菜。她告訴記者,之前蔬菜區設在二樓,由于顧客少,生意冷淡,許多商戶都已搬走,剩下的幾家便搬到一樓營業。“雖然現在情況比以往有所好轉,但顧客還是少的可憐,每天來這里買菜的也就二三十人。”

  謝女士說,她做了9年蔬菜生意,前幾年在鼓樓巷馬路市場賣菜時顧客特別多,忙時連飯都顧不上吃。

  “蔬菜生意本來就是微利,再這樣下去,只能另尋出路了。”與謝女士在同一菜市場做生意的李文軍(化名)算了一筆賬,鋪面租賃費一年3萬多,還不算水、電、衛生等費用,然而平均月收入不到4000元。

  鼓樓巷菜市場負責人高晉軍告訴記者,該市場2013年7月正式開門迎客。分為上下兩層,一層為水果干鮮禮品,二層為蔬菜肉類熟食。初期運營時共有83戶商家,顧客比較多,可沒過多久客流量便逐漸減少,由此經營戶每天也在減少,目前只剩30多戶。

  隨后,記者走訪貢元巷、木塔巷、焦家灣、大砂坪等標準化菜市場發現,像鼓樓巷菜市場一樣冷清的標準化菜市場不止一家。這些菜市場農殘檢測、通風系統、閉路電視監控、廣播、照明等設施都很齊備,且規劃合理、衛生潔凈,但許多自啟動以來就一直門庭冷落。

  “不好賣”、“顧客太少”,是記者采訪中多家標準化菜市場負責人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蘭州市城關區商務局副局長雷宏亮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城關區標準化蔬菜市場2008年開始建設,共建成投營30個。后期由于經營困難,4個菜市場已被改變用途。

  記者從蘭州市商務局獲悉,今年該局對蘭州市已建成的標準化菜市場運營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結果不容樂觀,部分菜市場客流稀少,生意冷清,攤位空置嚴重。

  諸多因素導致市民“不領情”

  政府主導建設標準化菜市場,主要目的是加強管理,促進蔬菜流通、交易規范、合法,同時方便市民生活、保障食品安全。那么,這項民生工程為何遭受冷遇呢?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里呢?

  “馬路市場價格便宜、蔬菜新鮮,更重要的是方便。”家住中山林附近的張玲燕一語道出了很多人的想法。盡管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鼓樓巷菜市場,但張玲燕還是更青睞鼓樓巷馬路市場。

  高菜價讓許多市民舍棄了標準化菜市場。10月24日上午8點左右,記者在五泉標準化菜市場附近的早市上看到,前來買菜的市民絡繹不絕,買主以中老年人居多。當問及為何不去標準化蔬菜市場買菜時,許多市民表示“菜價太高。”

  市民趙小梅說,她每天鍛煉完身體都會逛早市,因為早市上的菜既便宜又新鮮,這一習慣她堅持十幾年了。

  記者調查發現,在標準化菜市場賣4.5元∕斤的大青菜,在馬路市場只賣2元∕斤;2.5元∕斤的黃瓜,只賣2元∕斤……

  “馬路市場的存在,直接影響著標準化菜市場的存亡。”高晉軍說,按照有關規定,標準化菜市場方圓500米至800米之內,不允許存在同種類型的市場。

  但實際情況是,許多標準化菜市場附近都存在著馬路菜市場,同時還有不少破窗經營的店鋪,也直接影響到標準化菜市場的正常運營。

  雷宏亮表示,標準化菜市場的特性決定了每個市場的服務半徑超不過一公里,菜市場選址應當有科學性。但是目前在城關這樣的中心老城區,市場建設用地緊缺問題尤為突出,在現有條件下尋找面積達標、位置合理、環境適合的土地建設菜市場難上又難,只能見縫插針尋找土地進行建設,市場布局的科學性、合理性因此受到影響。

  同時,標準化菜市場運營費用包含稅費、水電費、人員工資和折舊等,費用較高,市場內攤位租金也高。而同地段馬路市場、流動攤點基本上零費用運營,標準化菜市場極容易受到馬路市場和流動攤點的沖擊。城關區新建的部分標準化菜市場周邊有馬路市場存在,導致這些菜市場舉步維艱,個別市場更是被迫關停轉業。

  標準化菜市場應回歸公益特性

  目前蘭州市已建成標準化菜市場58個,總營業面積14萬平方米。從經營現狀看,其中正常運營的有48個,關門歇業的有3個,另有7個被改變用途。

  “下一步將加大對標準化菜市場運營的監督管理力度,指導市場主辦方加強運營管理,使標準化菜市場真正發揮服務周邊群眾、方便居民生活的作用。”蘭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菜市場建設管理還需市民、經營者共同努力。

  采訪中許多商戶認為,從市場競爭環境看,對馬路市場和流動攤點監管的缺失不僅增加了食品安全隱患,而且影響著標準化菜市場的正常發展。建議相關部門取締或者規范馬路市場,同時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使標準化菜市場真正發揮服務居民生活的作用。

  事實上,相關部門一直在不斷探索和學習。關于標準化菜市場建設,雷宏亮告訴記者,目前商務部門正在探索建立“以獎代管”的扶持獎勵政策,激勵刺激企業配合政府進一步促進標準化菜市場正常發展。

  蘭州市民盟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宋永強認為,從蘭州標準化菜市場發展不景氣的原因看,主要是標準化菜市場的商業化運營同廣大市民的需求愿望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要使標準化菜市場繁榮,就得滿足市民的需求,市場的菜品質量、價格、安全保障相比馬路菜市場要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然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商業化運營客觀上會出現市場經營成本增加、資金需求量大,并進而又間接推高蔬菜價格,甚至導致降低服務質量的狀況。

  標準化菜市場建設與經營情況不佳是現實,要使這項民生工程更好發展,還需要調整政策、改變策略。宋永強認為,要改變這一現狀,就得改變純商業化運營模式,使標準化市場回歸服務民生的公益性特性,如通過政府投資或政府補貼的方式,增加對市場的資金投入,淡化盈利目的,強化管理,全面提高服務質量,這樣才能使標準化菜市場真正成為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