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鎮地理位置優越,鎮內交通便利,信息暢通,基礎設施齊全,電話、有線電視覆蓋全鎮,電話入戶率達100%,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新建的鎮中心幼兒園可就近解決300個幼兒園的學前教育;建成了雙城衛生院住院部大樓,新增加病房45間,新增病床20張,大大改善了醫療條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惠及千家萬戶,參合率達到96%以上,使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機率大幅度下降,基本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發放優扶補助24.153萬元,發放其他救濟款17萬元,全鎮五保戶、低保戶得到了救助,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保障。
在農業發展上。堅持石羊河 流域重點治理為主線,以水定種植面積,以水定種植結構,減少高耗水作物的種植面積,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節水農業。一是大力發展以日光溫室建設為主的精細農業。按照《雙城鎮日光溫室建設總體規劃》,以金武路、雙四公路、雙洪公路為主線在達桐、安全村建設300畝日光溫室示范點2處,在齊家湖建設513畝日光溫室示范點1處。在其他各村建設連片10座以上的示范點50個。重點發展龍椒、彩椒、小乳瓜、白雪紅桃精細茄果類,蔬菜以及花卉、雙孢菇為主的使用菌。力爭到2010年全鎮達到戶均一座日光溫室的目標。二是堅持畜牧業"農字一號"工程不動搖。重點扶持發展規模養殖小區、養牛專業村、養豬專業村。建設以羊兒、小果園、南安、宏莊、達桐、雙城為主的肉牛產業區,北安、齊家湖、中山、高頭溝、安全、宏濟為主的瘦肉豬產業區,以河西、徐信、前進、幸福為主的肉羊產業區。力爭到2010年,全鎮牛、羊、豬、雞飼養量分別達到2.5萬頭、3.4萬頭、6.2萬頭、30萬只。 在基礎設施及項目建設上。結合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的實施,加強節水設施建設和田間節水改造,加大"U"型渠道建設力度,積極推廣管灌、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每年計劃完成500畝的管灌工程,150公里的渠道建設。2007年實現12個村級主干道路硬化,沼氣用戶達到2000戶以上,按照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使用總體規劃的要求,大力推進基礎教學樓建設,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居住環境質量;建成武威十六中教學樓及商業樓,雙城衛生院大樓. 迅速發展已成為雙城鎮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2008年前建成了雙城造紙廠、雙城白板紙廠為龍頭的造紙及紙制品工業和以瑪鋼廠、雙城 農機廠等。2011前,已形成高頭溝、徐信兩個仔豬繁育基地和達桐、北安、河西三個瘦肉型豬養殖基地。訂單農業迅速崛起。自1999年在高頭溝村嘗試并獲得成功以來,2001年,動員全鎮廣大農民依托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共落實玉米制種面積1.5萬畝,發展雙孢菇等優質食用菌類一萬袋,訂單農業發展呈方興未艾之勢。 面對新的發展機遇,雙城鎮提出以小城鎮開發建設為重點,以鄉鎮企業實現二次創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努力實現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稅的總體目標。搶抓發展機遇,力爭在小城鎮建設、招商引資、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商流企業、規模養殖、食用菌發展等方面求得新的突破,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