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始置上坪鄉,1961年成立上坪人民公社,1983年恢復鄉建制。
該鄉屬高寒陰濕地帶,是全縣最高地區,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8℃,年降水量約600毫米,無霜期在120天左右。境內山大溝深,重巒迭嶂,森林茂密,水流湍急,回環曲折,河谷兩岸90余里,風景秀麗。沒遮攔梁海拔3,312米,為縣內最高峰。
該鄉為縣內最大林區。糧食作物以小麥、洋芋、洋麥為主,玉米、蠶豆等次之。1990年糧食年總產1571.22噸,工農業總產值142.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77元,有木材加工、竹木編織等副業。特產有大黃、當歸、蜂蜜等。有草場19萬畝,禮縣惟一的養馬基地大河邊馬場就在境內。
有小學11所,在校師生500余人。鄉有衛生院,村有醫療站。有簡易公路通往林區。
蕨菜,俗稱“羊蕨”,是上坪鄉一大特產,桿莖鹽漬厚質粘味鮮,為宴席中之名菜。
旅游發展
素有“避暑山莊”之稱的禮縣上坪鄉,加大旅游產業開發,旅游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上坪鄉地處禮縣、宕昌、岷縣3縣交匯點,海拔1700多米,春夏千峰爭秀,入冬銀裝素裹。境內有月亮崖、亮窗崖、仙人洞、姊妹山等30余處風景點,有草原面積24萬畝,載畜量已達10000多頭(匹)。除優美的自然風光外,這里還出產名貴中藥材100多種,山林中有珍稀動物10余種,有馳名中外的食用菌羊肚菌等山珍10多種,這里出產的各種竹編更為人們喜愛。優美的風景、豐富的物產、涼爽的氣候使這里成為人們旅游避暑的勝地。每年,有來自周邊地區的游客于盛夏到這里一邊放馬草原、縱情山林、食用各種山珍,一邊尋覓紅軍長征時賀龍走過的足跡。
為創造更好的旅游條件,鄉黨委、政府組織群眾修通了從大堡村到大河邊草原及魏子壩的公路35公里,打通了7條村級公路。在國家投資下,建成樂民新村,新修房屋250間,開辦旅館3家、門市部3家、飯館2家,為游人提供了較好的食宿、購物條件。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