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縣韋營鄉武家窯村是蘭州市檢察院的扶貧點,為 了改善該村的辦學條件,檢察院從資金、物資、辦公用品等方面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幫助。2007年9月12日,在檢察長王萬華,副檢察長姜煜程的帶領下,檢察院的部分工作人員一行再次來到韋營鄉武家窯村,給村委會送去了復印機一臺及5000元的現金。同時,他們還為該村村小學的70名孩子們送去了嶄新的書包、鋼筆和兩臺電腦,為貧困戶送去了大米、清油等生活必備品。
過去的五年,是韋營發展很不平常的五年,也是遇到諸多困難,經受特殊考驗和鍛煉的五年。2003年以來,大力培養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把為全鄉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經濟運行平穩,社會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總產值預計達到2600萬元,較2002年增長550%,年均增長率110%;鄉鎮企業總產值預計達到16萬元,較2002年增長166%,年均增長33%;糧食總產量每年都穩定在170萬公斤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達到1670元,較2002年增長35%,年均增長7%。全鄉經濟持續增長,農業穩步發展,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全鄉經濟保持了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農業和農村工作成效顯著。一是大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先后累計投資75萬余元,新修梯田2500畝;完成退耕還林12400畝。二是大力調整農業種植、養殖結構。在結構調整方面,積極引導農民,突出抓好兩大產業養殖、種植,養殖上突出抓好舍飼養羊、養雞。先后在李家坪、孫家岔、郭家溝、韋家營、武家窯等村試足先行,發展舍飼養羊6500多只,養雞22000多只。種植上擴大商農洋芋種植,穩定飼草種植,小雜糧補植,增加地膜糧種植,形成了"155551"的種植格局(每戶種植5畝以上優質飼草、養羊5只以上,種植商品洋芋5畝以上,種植小雜糧、藥材等5畝以上,種植地膜玉米1畝以上),真正走上了以種補養、以養補種的良性循環的路子,狠抓了科技示范帶動地膜糧種植,優質品種羊繁殖等技術在各村試驗推廣引進優質品種羊300只以上,優質洋芋籽種13萬公斤,雙壟溝地膜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切實增加了農民收入。三是扶貧攻堅力度不斷加大。積極爭取群眾參予式整村推進項目。全鄉7個村4年內已實施5個村,累計落實項目資金270萬元。積極聯系市縣幫扶單位,在各村的村委會陣地建設、學校建設、道路建設等方面給予極大的支持。四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以勞務輸出增加農民收入,積極協調、多方聯系、輸出勞力、確保農民穩定增收。累計輸出勞務人員達2000多人。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是爭取資金350多萬元,完成11公里高韋公路鋪油改建,興修鄉村道路90公里,每年20公里以上;二是爭取資金120萬元,架設光纜15公里,新建移動通信基站一座;三是投資165萬余元,硬化集雨 面90000多平方米,從根本上解決全鄉 群眾的吃水問題,四是投資300萬元完成孫家岔、全家岔、李家坪三村的農電線路改造工程,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五是爭取市縣各類資金30萬元,完成了鄉衛生院排危工程,新建門診15間300平方米,藥房、藥庫、辦公用房15間400平方米,硬化地面150平方米,圍墻150米,并配備了部分醫療設施。六是爭取資金36萬元,完成了韋營初中危房改造工程,共新建教室3棟367.2平方米,辦公室2棟244.8平方米,硬化地面500平方米,圍墻100米,大門1座,翻修處理屋面800平方米。實施小學五六年級集中辦學,優化了教育資源。完成了李家坪等部分小學的危房改造工程;多方爭取資金。以引資和爭取政策性資金為主,共爭取資金50萬元。投資20萬元,鄉公用型汽車站已建成;爭取幫扶單位資金及物資援助,合現金為30萬元。六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累計發放糧食直補資金76.6606萬元,全額兌付退耕還林補助款673.4萬元。關心社會弱勢群體,累計發放社會民政救濟資金30萬元,使黨在農村的一系列"三農政策"在韋營鄉得以貫徹執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