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經濟的發展
時間:2015-11-23 10:03:1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次
大麻
大麻,種植于縣境內東部的馬鹿、閻家、平安、張棉、恭門5鄉(鎮),是張家川的傳統經濟作物。 大麻,俗稱“火麻”、桑科,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梢及中部呈方形,基部呈圓形,皮粗糙有溝紋,被短腺毛,大麻成熟后,割成捆、經水漚、晾曬,獎大麻剝離。
蕨菜
蕨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屬蕨類鳳尾蕨科。產于張家川東部林區及林沿地帶。它有羊蕨、牛蕨之分,羊蕨長在陽山,桿細,色呈菜綠,又叫白蕨。
阿膠
阿膠,又稱“驢皮膠”。系驢皮去毛后用清水熬制而成的黑色膠質塊。阿膠是張家川縣特有的名貴中藥,性平、味甘,含有動物膠、蛋白質等。
鍋盔
張家川“鍋盔”厚且大,外干內酥,味香可口,便于攜帶。張家川鍋盔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酵子”和面成團,然后調上胡椒、苦豆、姜黃等佐料,再用棒子壓面,把它做成圓形模樣,印上各種花紋,放于凹鍋,溫火慢烤,直至烤熟。
旅游景點
關山秦家塬風光
秦家塬,秦人的故鄉,秦人的生息地,曾經馬嘶魚躍的地方。關山北段秦家塬古道 是歷史上最早翻越隴坂的干道之一。
小麥積
小麥積位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鹿鄉花園村附近,因形似農家麥垛而得名。這里怪石林立,錯落有致,洞中有縫,縫中有洞。山崖間水蝕風化的淺洞,酷似天水麥積山石窟,山中的人工林,郁郁蔥蔥,秋季觀賞,猶如“天女散花”。舉目遠望,形似麥積山的兩座山峰對峙,高入云霄,有人稱其為“小麥積”,亦有人稱其為“情侶峰”。
花果山水簾
花果山水簾洞,坐落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閆家鄉王坪村曹家寺,是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遠近聞名的佛道教洞窟。洞窟開鑿在長約1公里、高30多米的山崖上,山上有桃樹、杏樹,每到春季,野花滿山,姹紫嫣紅,處處彌漫著濃郁的花香。兩洞各深5米,高約4米,寬約10米。
關山風光
關山風景區,它位于張家川縣與陜西省隴縣相接壤地帶,距縣城45公里。風景區東鄰陜西省隴縣自然公園,南接麥積山石窟風景區,西可直達秦安大地灣遺址,北與平涼崆峒山接壤。景區內有壯美的草原和云鳳山、喇嘛帽、尖石山等20多個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