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蘭州刻葫蘆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漢族民間技藝,主要使用陰刻手法用刀或針,在葫蘆表面刻出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然后涂上松墨,使其線條明晰。歷經一千七百多年的滄桑變化,蘭州刻葫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欣賞收藏的藝術品。
阮琳是蘭州阮氏刻葫蘆的第三代傳人,從小在葫蘆堆里長大的她對于這項祖輩的指尖藝術有著獨特的感情。端莊秀美的仕女圖、意境優美的山水畫,一根鋼針、一把刻刀,經過阮琳之手,這些繁瑣復雜的圖案可以淋漓盡地展現在一個拳頭大小的葫蘆上。在與葫蘆相伴的四十年里,她將紅樓夢十二金釵、敦煌飛天壁畫等題材用微雕的精湛技藝呈現在手掌大的葫蘆上,可謂件件精品。
【同期】蘭州刻葫蘆傳承人 阮琳
一般是選好毛坯,經過刮磨這個過程以后呢我們就開始看,根據這個葫蘆的大小,根據它的那個形狀,我需要在這上面刻什么,是刻仕女呢還是要刻人物,刀馬人或者是刻一些文人文化的東西,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呢,我就先想辦法先有一個小手稿,畫一下,不管是鉛筆啊毛筆啊,先打一個底稿這樣子 然后再把它想辦法,搬到葫蘆上面,就再進行刻,刻完了以后呢,涂墨,咱們的中國古研的那種墨。
【解說】在阮琳的傳習所里,玲瑯滿目的微雕作品把這間不大的傳習所變成了葫蘆的“博物館”。如今她更是首創了蘭州葫蘆的“私人訂制”,將從前手中的把玩小件變身成為有較高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在創新中傳承祖輩藝術。
【同期】蘭州刻葫蘆傳承人 阮琳
有很多收藏愛好者,他不想要你現在已經創作好的題材,他自己有葫蘆,他自己可能在某一個階段,買了一個他自己比較中意的葫蘆,形狀各異,他就想來了以后就跟你商量一下,可不可以創作一些他想要的題材,根據他的葫蘆。
【解說】在敦煌開辦工作室的二十多年的經歷,讓阮琳的創作和技藝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項古老的技藝在她的雙手下,不僅得到了傳承,更獲得了外國友人的喜愛。
【同期】蘭州刻葫蘆傳承人 阮琳
因為我在敦煌也呆了二十年,接觸到的外國人很多,一個是那個(壁畫)畫面很美,就是很能打動人心,調動人善良的心,完了給他們現場要是刻在上面的話,他們看見以后就覺得你們拿著這么簡單的工具就能刻出這么美妙的,像那個飛天飄帶要飄起來的那種飛的那個感覺,很輕盈的那種感覺,他們就覺得不一樣的東西,在他們的國家看不到,他們就愿意在我這地方選一個。
記者 高瑩 甘肅蘭州報道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