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寧路夜市。首席記者 裴強 攝
12月8日起,蘭州晨報以《正寧路夜市何去何從蘭州市民最有發言權》為題,邀請市民出主意、想辦法,凝聚大家的智慧共同為正寧路夜市這張蘭州城市名片找出路。消息一經刊發,收到市民留言數百條。從參與互動的市民觀點來看,建議保留正寧路夜市的呼聲很高,在網絡上,甚至出現眾口一詞的情形,而也有部分周邊的住戶,言辭較為激烈地表達了他們不堪其擾,建議取締正寧路夜市的愿望,然而單就數量相比之下,呼吁保留正寧路夜市的還是占據了絕大多數。
保留還是淘汰?大多市民強烈認為應該保留
在微博上,網友“1991楊雪”簡單但卻旗幟鮮明地回復道:“保留!必須保留!”網友“有三橫的婷公舉”也說道:“必須保留啊,最好也不要挪動位置,正寧路夜市算是蘭州的一張風情名片,在外上大學的我就一直等著回去吃,可不要等我回去,就沒了!”網友“太陽的陽的微博”更是說道:“正寧路夜市若被取締,對于吃貨來講,生無可戀。”
全媒體交流平臺上,呼吁保留正寧路夜市的占了絕大多數,當然,也有部分市民特別是夜市周邊的居民,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市民蔣先生反映說:“夜市油煙大,特別吵,夜市擺完之后垃圾遍地,車輛出入也很不方便!”網友“摩天輪上的幸福LOVE”看法則相對全面:“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作為一個吃貨,我希望保留,但是作為在這的住戶,我不希望保留。”
為何該保留?保留的不僅是夜市更是飲食文化
通過對大家的觀點匯總,記者注意到,很多網友都只是簡單表達了正寧路夜市應該被保留的想法,至于為何應該被保留,大多網友眾口一詞說“正寧路夜市是蘭州的一張名片。 边@樣的理由。
說到“城市名片”這樣的字眼,顯然已經不是簡單的吃貨觀點了,更多的充斥著對城市文化的眷顧。市民劉先生反映說,他今年已經79歲了,一直就住在柏道路,他認為正寧路夜市應該被保留下來,雖然現在公認的正寧路夜市是從上個世紀90年代才形成規模的,其實,正寧路一帶擺攤賣小吃的歷史相當長,甚至在民國時期,正寧路這一帶就聚集了好多賣小吃的攤點,只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很多傳統小吃斷了傳承,這里能形成現在的夜市,是多少代蘭州人才傳下來的呀!
經營戶擔心:沒了正寧路夜市,日子該怎么過?
12月7日晚9時許,記者來到正寧路夜市看到,雖然這里恢復經營已經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但相比改造前,穿行在夜市里的人還是明顯少了很多。一位擺攤賣烤肉的攤主周先生就告訴記者,2009年,他從臨夏東鄉來到這里擺攤賣烤肉的,雖然他的攤位僅僅在夜里經營六七個小時,但在白天,他還得將肉分割好,穿在簽子上,準備工作也要做六七個小時,一天的生活都是圍繞這個烤肉攤在轉,這個攤位是他一家老小全部的經濟來源,如果夜市沒了,他真不知該如何生活。
攤主范先生在夜市的西頭經營著一個“四川燒烤”的攤點,范先生告訴記者,他從四川來到蘭州,1991年,當時正寧路夜市剛剛形成,他就在這里擺攤賣燒烤,這個燒烤攤,他夫妻倆經營了20多年,當時他還是個年輕小伙子,到如今,他的兩個孩子都已經讀完大學開始工作,如果說,讓他放棄這個攤點經營,真的挺不舍的。
沿街商戶:同在一條街,心情卻不一樣
在正寧路沿街固定商鋪一家麻辣燙店,店老板對記者說道:“其實,雖然大家都在這一條街上,但心情卻并不一樣!”這位店老板告訴記者,夜市的存在,對沿街固定商鋪的意義并不一樣,有些店,因為夜市的人流量巨大,還是帶來了好多生意,沒了夜市,日子同樣不好過!但是對于另外一些店來說,夜市并沒有為其增加有效的客流量,反而因為夜市,使得門前衛生等比較差,影響了生意。
另一家街邊便利店的老板告訴記者,其實,此次發生推倒棚亭事件,并不能簡單說說這些人就是反對夜市的存在,而是此次改造樹立了棚亭之后,將流動攤點固定化,會對沿街固定商鋪造成不小的沖擊,還有就是棚亭的存在,也會影響到車輛出入停放等,所以反應才如此激烈。
記者 范海瑞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