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動植物園”給學生打開新鮮世界
同學們在進行無土栽培蔬果。
新華網甘肅頻道消息 “這是摸摸香,用手摸摸葉片,就會手留余香。”“這是白化玉米蛇,玉米蛇的一種變異品種,微毒。”“這是水培的太空五彩椒,五彩繽紛,還能食用。”……正在上“種植養殖實踐課”的蘭州市外國語中學的學生們向記者介紹他們的課程內容。從去年四月起,蘭州市外國語中學在樓頂建了一座“空中動植物園”,開設了“種植養殖實踐課”,該課程迅速成為該校68門校本課程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實踐類課程。
別樣的“種植養殖實踐課”
12月4日下午5時15分,“種植養殖實踐課”在蘭州市外國語中學5樓樓頂的“種植養殖綜合實踐室”開課。記者在該校教務處副主任魏巖青的帶領下來到這間近400平方米的實踐課教室,迎面而來的是郁郁蔥蔥的花卉枝葉、一盒盒肥土培育的蔬菜苗、各種奇異動物。
“這不是花鳥魚市場,這是學校9個實踐類社團之一的‘種植養殖’校本課程實踐活動教室,這間教室中分別有“心蕊花卉社團”、“愛心養殖社團”和“希望萌芽社團”三個社團。魏巖青告訴記者,全蘭州市的“種植養殖實踐課”只有他們學校有如此規模。
無土栽培蔬果
在“希望萌芽社團”的活動場地無土栽培區,負責教學的生物老師馬蘭英指著各式各樣的無土栽培設備一一介紹,這里有平面半圓管式、螺旋式、抱柱式、墻體式、立柱式、漏窗式等7種無土栽培裝置,每天都會迎來20位同學體驗無土種植。“通過土中育苗、移栽水培、嫁接果實、管理記錄等一系列的水培種植過程,讓學生了解了水培的步驟和技巧,對于促進思維形成、培養耐心認真也有幫助。”馬蘭英老師說。
活動課上,剛剛和同學們收獲了一把水培野韭菜和水培太空五彩椒的初一6班張琬琪同學告訴記者,無土栽培讓她認識到種植蔬菜的高超技術和生物科技的發展成果,一棵幼苗逐漸生長,進而開花結果,讓她不禁感到生命的神奇和偉大。
同學們種植的水培蔬果中有太空辣椒、甜菜和草莓和一些野生的蔬菜,例如野韭菜,其中不少蔬果結出了各色的果實。
奇趣寵物飼養
在無土栽培區旁邊的愛心養殖區圍攏著七八名同學,一名男生手中擺弄著一條紅白相間的花蛇,旁邊的一名男生小臂上纏繞著一條蟒蛇。魏巖青副主任說,手上拿著蟒蛇的男生名叫李天龍,是初三九班的一名學生,特地把自家養殖的蟒蛇和花蛇拿到“愛心養殖區”跟同學們分享。“這叫球蟒,因遇到危險時會將身體縮成一團而得名,這叫白化玉米蛇,我們準備對養殖的蛇類做一個課題實驗,以此來揭示食物相生相克的道理。”李天龍向同學們介紹。
不遠處,一名男生兩只手中分別捧著一只毛茸茸的大蜘蛛和一只烏黑油亮的大蝎子,該男生名叫段定辰,是初二三班的學生,他是個昆蟲愛好者。“這兩只昆蟲都是我養的,這只大蜘蛛名為洪都拉斯卷毛蛛,體型碩大的蝎子名為馬來西亞雨林蝎……”段定辰談起他養殖的昆蟲,滔滔不絕。
輔導“愛心養殖社團”的生物老師王曉剛告訴記者,他們興趣小組由18名同學組成,全是動物愛好者,由一些對此癡迷的同學領頭,帶領其他同學參觀學習,通過觀察動物行為、喂養、清理窩棚,同學們不僅增長了養殖知識,也提升了愛心。
各類花卉種植
采訪中記者看到,“心蕊花卉社團”的同學們挽起衣袖,給種植盆中的花卉苗芽澆水施肥,忙得不亦樂乎。“看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花卉開出絢麗的花朵,是對我勞動的最大獎勵。”初一學生李珂霖拿著水桶仔細地給花澆水。
負責“心蕊花卉社團”的陸毛珍老師表示,他們社團有20名同學,校園中的盆景花卉大都出自興趣小組同學之手,他們解決了校園綠化問題,不少同學將種植一學期的花卉拿回家,給家人展示成果。“合理的人員分配加上同學們的踴躍參加,讓花卉種植課開展得有聲有色。”陸毛珍老師告訴記者。
蘭州外國語學校校長王延寧告訴記者,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為的就是讓城市中的孩子真正擁抱大自然,掌握相應的知識。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