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蘭州市西固區教改顯成效 突出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時間:2015-12-14 14:40:3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新華社記者肖正強    

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是我國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以來,當地通過“一體化辦學”,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校的數量和容量大幅提高,困擾多年的“大班額”、“擇校熱”等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盤活初中部 重組促均衡

上世紀90年代,當時駐西固區的40余家企業中的20家大型國有企業都創辦了學校。這些學校由企業自行管理。2009年后,駐區企業學校逐步移交給政府,但管理上的條塊分割仍然存在。

這些年,和全國各地一樣,“大班額”“擇校熱”問題在西固區持續加劇。家長在選擇小學時,直接“瞄準”了片區的初中。為平抑“擇校熱”,教育部門決定,改革率先從初中“破局”。

2007年,蘭化三中以強并弱,“接管”了九十九中,以聯合辦學試點為西固教改探索路徑,徹底改變了西固初中的格局,在不增加教育投入情況下消除了初中“大班額”現象。

原八十二中高中部辦學艱難,與附近學生爆棚的蘭煉二中形成鮮明對比。教育部門果斷砍掉八十二中高中部,將其并入蘭煉二中的初中部。新的八十二中成了獨立初中。這種以弱并強的結構調整盤活了八十二中,使之成為家長認可的“名校”;同時又為蘭煉二中騰出了發展空間,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聯合重組”后,全區每年3000名初中生大部分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拆墻破障礙 津貼換級別

從2015年開始,西固區啟動中小學校長聘任制度,開始探索實施校長職級制、任期制,新聘任的中小學校長不再設置行政級別。

取消行政級別后,河口中心學校校長石明文“名正言順”地成了二十三中的校長。過去這一職位由區委組織部考察任命的正科級干部擔任。

2014年10月河口中心學校“以小并大”合并了二十三中,石明文成了兩校的實際負責人。二十三中合并前只剩80多名學生,而河口中心學校受到家長歡迎。家長都不愿讓孩子分到二十三中,一到四五年級,將孩子紛紛轉走。過去一墻之隔的兩所學校拆墻合并后,原來小學中具備資格的年輕教師走上初中講臺,僅一年時間,初中風氣大為改觀,片區的學生基本都選擇來到該初中部。

記者了解,取消行政級別使中小學校長們更加專注于教學管理,也為青年教師提供了上升通道。二十一中辦公室主任李海崇通過競聘成為西固區柳泉中學的校長。

39歲的李海崇從教18年,其間當了4年辦公室主任。他說:“辦公室主任是沒有級別的,過去這種事不敢想。”李海崇表示,自己一直想在農村學校實踐自己多年對教育的思考,現在有了實現抱負的舞臺。

解套提待遇 弭城鄉差別

在破除校長流動障礙的同時,教育局對教師實施“區管校用”,從編制上為教師流動“解套”。在城區,借助布局調整,學校根據師生比合理安排教師數量,因中學超員退出的教師二次分配到小學。

在農村,則以提高待遇留住老師。當地根據學校位置,按每人每月300到500元標準為農村教師發放交通費;根據教齡,為農村教師發放200到400元的崗位津貼;當地還為所有農村學校配建教職工食堂,在偏遠農村學校逐步配建教職工宿舍,為教職工就餐住宿提供便利。

李海崇所在的柳泉中學距城區約5公里,老師們能領到300元的交通費。過去一些老師想方設法往城里調,現在待遇提高了,出現了老師流動時不愿去城里的現象。

西固區教育局副局長達朝萬說:“經過近幾年的改革,明顯感受是打招呼、批條子甚至上門要求轉學的少了,招生的時候我們也不忙了。”他表示,下一步西固區將進一步擴大“一體化”辦學規模,實行學區制,在激活校長、教師兩支隊伍的基礎上增加教育投入。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