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比賽中獲勝
2015年11月20日,從澳洲悉尼傳來喜訊,洲際拳王張永戰勝對手大獲全勝,使自己的成績再次提升。近日,記者詳細了解了這位出生于天水市甘谷縣的普通農民,是怎樣一步步從農民工到拳手,再到天津市拳擊冠軍,再到洲際拳王金腰帶,最后獲得職業拳擊中量級洲際拳王的漫長征程。
結緣拳擊展露天賦
1983年4月,張永出生在甘谷縣武術之鄉——康家灘新院村的一個農民家庭。1998年初中畢業后,他先后在烏魯木齊和蘭州做過建筑工人,在天津做過操作員,之后又給工廠當過保安,2002年,隨父母從甘谷縣遷到蘭州。
出生在武術之家,張永自幼愛好舞拳弄棒,尚武精神就根植于他的骨子里。一次機緣巧合,在天津務工的他走進一個拳擊訓練館開始學習拳擊,并逐漸展露出了他在這方面的天賦。為了練拳,張永丟掉了工作、失去生活來源。為節省開支,每天訓練結束,他就睡在拳館的地板上。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張永在拳壇上不斷創造出優異的成績。2006年,他參加天津市第一屆拳擊錦標賽,便獲得了當屆75kg級冠軍;2008年又獲得天津市錦標賽69kg級冠軍。
張永在自己的微博中這樣寫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無法界定,拳擊運動在我的人生里究竟意味著什么,經歷了很多事以后,我才弄清楚,拳擊已成為了我的信仰,他能約束我的行為、改變我的思想,讓我有希望和追求,能給我堅強和信念。現在我要做的事情很累、很辛苦,但這是我多年以來一直的夢想,所以不管有多難,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頑強拼搏證明自己
張永的堂哥說,為了練拳失去工作的張永,生活十分拮據。2011年在昆明備戰的時候,憑借著親朋好友的幫助和自己少量的積蓄,張永每天只靠醬牛肉和煮雞蛋維持最基本的營養保證。
在獲得了一些獎項后,張永在國內開始小有名氣,而他認真刻苦的精神和先天的稟賦也被澳大利亞墨爾本korick職業拳擊推廣公司相中。為了接受更好的專業訓練,張永自己湊了點錢,帶上行李就來到悉尼。不久,他接受了澳大利亞著名拳擊教練Loui的專業訓練并不斷取得佳績。
“拳擊能夠改變你的命運!”這是剛到拳館練拳時,教練對他講的一句話,他把這句話深深地記在了心里,并把它作為自己拼搏的動力。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的拳擊技術漸入佳境。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張永一個人可以和好幾個人打實戰,這樣強的體力讓老外十分佩服。看他確實打得不錯,很多外國拳擊手開始對他刮目相看,并愿意和他切磋技藝了。
農民工“拼”得洲際拳王
在國外,除正常訓練、比賽外,張永平時就在建筑工地上打工。為了節省生活費用,他每天訓練到晚上回家,還要拖著疲憊的身子給自己準備第二天的午飯。
去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一場職業拳擊比賽中,張永這匹“黑馬”過關斬將,讓老外們刮目相看,贏得了此次世界拳擊聯合會泛太平洋地區拳王金腰帶,成為第一個在澳洲獲得金腰帶的中國內地人。
一個人獨自離家在異國他鄉,從起初的生活窘迫,到取得輝煌的成績,張永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經歷。張永在微博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每當遇到困難時,一定要迎難而上,勇敢面對,這些都是作為一個職業拳擊手應該面對的,要是連這些都不敢面對,那就不會有好的成績和新的突破。”
在澳洲打出了“名堂”
自去年11月奪得洲際拳王頭銜后,由于沒能拉到商業贊助,張永不得不放棄頭銜衛冕戰,考慮到排名問題,今年5月15日,經紀人安排了一場4回合的排名賽,來保持他自身的競技狀態和排名。
張永對這次比賽非常重視,賽前進行了6周的強度備戰訓練。因為平時一直都在打工,每天下班后要去拳館進行強度訓練,每周還要進行3次長跑訓練。功夫不負有心人,5月15日晚,張永贏得了這場艱難的比賽,使自己的排名有了提升。剛過完32周歲生日的張永說:“這次比賽的勝利是給我最好的生日禮物。”
今年11月20日晚,張永經過4回合的英勇苦戰,終于戰勝了來自英國的拳擊強手,比賽現場,3位裁判以3∶0一致判定張永優勢獲勝,洲際拳王張永的戰績再次提升。
談到以后的生活,張永說自己熱愛拳擊,退役后想做職業拳擊推廣方面的工作。
張永,這位西北漢子,在所有澳洲生活奮斗的華人中,雖然渺小,但憑借著頑強的毅力,腳踏實地在“拼”與“搏”中證明著自己的存在。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