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場路街道“絲路”駱駝商隊雕塑
中國甘肅網12月2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 (記者 趙雨欣 通訊員 嚴文嘉 張樂天 文/圖) 10月份以來,城關區(qū)各街道響應全區(qū)工作落實年、打造城市管理一體化示范街號召,打造出了一條條具有人文特色、環(huán)境整潔和管理規(guī)范的街巷。12月25日,記者跟隨該區(qū)觀摩團參觀了近10條煥然一新、別具風格的示范街。
成果
過去兩個月內打造24條特色示范街
“啟動城市管理示范街創(chuàng)建,是深化行政服務分離的舉措,也是助推城市管理提檔升級、營造潔凈美環(huán)境的民生工程。”城關區(qū)委組織部部長寇桂杰說,為創(chuàng)建城市管理一體化示范街,該區(qū)出臺示范街創(chuàng)建實施方案,即在10月和11月兩個月內,按照“整體布局,打造精品,設施完善,高檔美觀,富有特色,管理規(guī)范”原則,通過實施五大類20多項任務,在全區(qū)至少打造24條示范街。
“通過觀摩發(fā)現,這些示范街有個共同點,都融入了歷史人文內涵,比如街區(qū)歷史、金城名勝、絲路文化……”城關區(qū)委書記王宏說,正因為有了這些歷史人文,讓老舊的街巷、樓院煥然一新,不僅改變了區(qū)域面貌,更提升了街巷的厚重感。
站在B327號路口,視線和腳步停駐在街巷兩邊,黃色樓群與木質牌匾相呼應,“絲路駱駝”、“蘭州水車”、“一帶一路”、“絲路工藝畫”等城市小品,栩栩如生;雕刻有“玉門關”、“敦煌莫高窟”、“絲路飛天”等隴原文化的工藝護欄,讓這條街充滿文化韻味。這些街景,就是皋蘭路街道以“塞上絲路、蘭州印象”為主題打造的“古道”,湮沒了以前臟亂的舊貌,活絡了起來。此外,鹽場路街道“絲路”駱駝商隊雕塑,白銀路街道打造的以“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為內容的戲曲文化墻等,以不同主題讓金城、隴原等文化走上街頭。
措施
多舉措提升環(huán)境設施街巷煥然一新
環(huán)境的改善和提升,不僅是民生和形象工程,更是示范街打造的重點。記者在觀摩中看到,街巷兩邊舊樓均穿了新衣、商鋪門頭換了材質和顏色。皋蘭路街道魏麗萍書記說:“兩個月前,這里還是交通混亂、垃圾遍地的停車場,兩旁樓體陳舊破損、門頭店招樣式各異。”為創(chuàng)建示范街,街道協調“跑”通了這條“新路”,采用黃色及棕褐色的色塊,粉飾樓宇6棟2萬余平方米;以棕褐色木條板做基底,統一38家店門頭牌匾,換出新氣象。
與此同時,鹽場路和臨夏路、草場街、東崗西路街道等,采用簡潔明快、協調的裝飾線或色塊,對所打造街巷墻體,進行立面粉飾美化、門頭店招統一設計,部分示范街巷還裝上座椅、景觀等城市公共設施。
管理
“雙問責”制杜絕管理踢皮球現象
“提升改造一條街巷不難,要想管好管到位并不易。”記者昨日從城關區(qū)政府了解到,為了做好32條示范街的管理,該區(qū)明確了管理職責共同化,即實行街道部門一體考核模式,凡發(fā)生在轄區(qū)內的管理問題,采取“雙問責”制度,杜絕管理踢皮球現象。
據介紹,雙問責制主要包括三項任務,即街道要對轄區(qū)主次干道、窗口地區(qū)、城郊地區(qū)實施“覆蓋式”現場管理和“捕捉式”現場處理,及時協調職能部門履行管理職能,限時辦結數管中心派送的案件;職能部門除完成各自任務外,要處理數管中心指派的案件,配合街道社區(qū)完成“條塊結合”共同處理的工作任務;社區(qū)要將政社分離釋放的力量下沉至網格,主動發(fā)現和解決、上報城市管理問題,引導市民參與管理,共同促進城市文明。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