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老人受騙投訴3月未果 奔波維權工商食藥監互踢皮球

時間:2015-12-31 09:32:4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花了12萬余元買回來的所有藥品。

  消協大門緊閉。

  12月29日、30日,記者陪同崔大爺分別來到城關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蘭州市消費者協會、火車站工商所,這些部門或互相推諉,或表示不在自己職權范圍,均沒有受理崔大爺的投訴。

  只是看了一段保健品廣告,老伴就背著崔大爺和兒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額,在4個月內用12萬余元錢換來一堆沒有任何藥用價值的保健品。為了挽回損失,讓不法分子得到懲處,崔大爺向蘭州市多部門反映未果。

  當他得知老伴被騙后,對方公司還打來電話,找各種借口索要錢財,在投訴無門的情況下,欠債累累的老人只得向騙子告饒:“放過我們家,不要再給家里打電話了。”

  事件背景

  12月28日,76歲的崔大爺來到蘭州晨報社,向蘭州晨報記者講述了自己被騙的前后經過。

  今年4月初,崔大爺的老伴呂老太在偶爾的機會得知了北京有一家賣巴西蜂膠的公司,感覺產品很好就撥打了訂購熱線,花了近1000元買了30盒巴西蜂膠。“三天后,老伴就收到了寄來的巴西蜂膠。”崔大爺說,收到貨物不久,對方公司給老伴打來電話核實貨物是否收到,效果如何等情況。一名自稱是中科院的李建忠院長在電話里介紹說,僅僅吃蜂膠還不行,需要吃些其他的藥品才能有效果,治好病。

  “由于經濟條件有限,老伴告訴對方吃不起其他藥品。”但自稱是中科院院長的人,熱情向老伴介紹說錢不是問題,國家正好有一項5年4.2萬元和10年8.4萬元的救濟扶貧款,可以幫助老伴申請,但必須買了藥才行。“我老伴相信了對方的話,選擇了5年4.2萬元的扶貧項目。”崔大爺說,家里的不幸自此開始,“李建忠院長”屢次以申請扶貧款需收取每天1元的服務費(1825元)、10%的稅收(4200元)、8888元的辦事好處費等理由索要款項,騙走老兩口省吃儉用存下來的7萬元養老錢,老伴還背著他借了近5萬元的外債。

  截至8月底,僅僅4個月的時間,呂老太花了12余萬元錢,不但沒有得到對方承諾的4.2萬元扶貧款,卻拿回來了16種名稱不同的保健品。記者在崔大爺家中看到,對方寄來的藥品中,兩個塑料袋中有幾十袋小包裝藥品,封皮上除了寫著“中藥”字樣,再沒有任何使用說明和生產日期。“連藥品的名字都沒有,我們怎么敢喝呀!”崔大爺說,這些保健品他們一粒都沒敢吃。在寄來的快遞單上,記者也沒看到關于地址、電話和詳細的公司名稱,只有公司名稱一欄顯示“ZSD”三個字母和具體付款金額。

  9月初開始,崔大爺便向相關部門投訴,希望能夠追回一部分損失,或將這些騙子繩之以法,但奔波了3個多月維權未果。

  ●體驗1

  時間:12月29日下午2時許

  地點:蘭州市消費者協會

  結果:大門緊鎖,敲門良久無人應答

  下午1時許,崔大爺與記者前往蘭州市消費者協會。崔大爺在路上告訴記者,七旬老伴身體一直不好,患有心臟病、糖尿病、乳腺癌等。

  他說,9月初,老伴讓他去向別人借錢,他才發現上當受騙。得知事發經過后,他趕緊撥打北京的114查詢中科院電話和北京衛生局核實對方身份,均被告知沒有相同姓名的領導。隨后,他撥打國家扶貧辦電話核實,得知沒有對方所說的扶貧政策。3個月來,崔大爺跑遍了各大單位維權未果,第一次去蘭州消費者協會投訴,對方只表示此事與藥品爭議有關,他們單位管不了,建議崔大爺去蘭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如今他只好再去消協碰碰運氣。

  下午2時20分左右,崔大爺再次來到蘭州市消費者協會維權。但遺憾的是大門緊鎖,截至下午2時37分,都未發現有工作人員前來開門上班,崔大爺和記者無奈離開,準備到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反映情況。

  體驗2

  時間:12月29日下午4時許

  地點: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結果:不屬管理范圍,建議向公安部門報案

  下午4時許,崔大爺來到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投訴中心的主任辦公室。見到已是熟面孔的主任,崔大爺再次說起了自己的遭遇。然而,還未張口多說,主任已熱情地握起老人的手說,“這可能是詐騙,最好去公安部門報案,公司在北京,我們沒法受理。”主任對崔大爺說,他已向領導做了反映,但因不屬管轄范圍,無能為力。

  隨后這位“主任”解釋說,如果顧客在蘭州買了假冒劣偽產品,或者因吃藥品出現不良反應等則屬于他們的管理權限范圍,但顯然崔大爺是中了電話詐騙圈套。

  “我們經常在檢查中發現,以會議推銷、電話營銷、現場體驗等形式,非法推介保健食品的現象,屢次打擊仍‘頑強’存在。”主任對崔大爺建議盡快向公安部門報案,只有公安可以跨省聯合破案。

  ●體驗3

  時間:12月29日下午4時30分

  地點:城關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及刑警四大隊

  結果:無證據證明詐騙,建議找工商部門

  如果是詐騙該由哪個公安部門負責呢?幾經打聽,崔大爺得知詐騙類案件屬城關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負責。

  在趕往城關公安分局經偵大隊的路上,記者翻看了崔大爺記錄的每一筆支付的款項和寄來的藥品名稱,全部都是量少價高的保健品,沒有一種是能夠針對性治病的藥品,但在包裹的快遞上貨物名稱卻寫著“藥品”。

  當日下午4時30分許,崔大爺來到了城關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向民警講述了自己被騙12萬多元現金的經過。

  “你連合同都沒有,我們沒有權限受理。”辦案民警說他們只受理有合同的詐騙案件,讓其去刑警四大隊詢問。刑警四大隊一民警聽完崔大爺的講述后說,由于當時對方給了藥,崔大爺給了錢,有可能是正常的交易,且崔大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對方涉嫌詐騙的可能,所以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對方寄來的那么一點藥怎么可能值12萬多!”崔大爺激動地辯解。

  辦案民警解釋道,關于藥品價格問題,他們也無權干涉,有可能對方寄來的某種藥品本身價值就高,沒辦法以詐騙行為受理案件,有可能在藥品價格上存在欺騙,可以找工商部門解決。

  “這可咋辦?我們還能找哪個部門?”崔大爺無助地問道,該民警對崔大爺說,他們確實沒有辦法,也不知道具體找何部門投訴。

  ●體驗4

  時間:12月30日下午2時許

  地點:城關區工商局火車站工商所

  結果:超出管轄范圍,建議找公安備案

  12月30日上午8時30分許,崔大爺再次來到蘭州晨報社。“回想29日一天的維權,我覺得對方也說得句句在理。”崔大爺拍打著自己的雙手激動地說,家里除了一堆沒有吃的保健品,就剩下幾張沒有被老伴丟掉的快遞單,除了顯示的額度,也不知道對方的公司名稱和地址。

  “我也不知道這些還算不算證據。”崔大爺說,是不是有部門該去調查這些藥品的價值?調查自己所說的真實性?……“都是以不歸我們管,將我打發掉。”崔大爺痛苦地說,當他得知老伴被騙后,對方公司還打來電話,找各種借口索要錢財,“我在電話里苦苦哀求告饒,放過我們家,不要再給家里打電話了。”崔大爺說。

  12月30日下午2時許,崔大爺懷著最后一線希望走進了火車站工商所。

  “麻煩你們能管管,家里的錢都被騙完了。”崔大爺急切地說,跑遍了能管的部門都說沒有辦法……

  “我們只負責火車站附近所管轄范圍之內的投訴,何況對方在北京,根本沒法管。”火車站工商所工作人員表示。

  該名工作人員解釋說,現在有很多這種欺騙老人的行為,就崔大爺的事情,對方明顯存在詐騙的行為,讓老人拿著證據和材料去公安部門報案,且工商部門是屬地管理,只要出了甘肅甘肅的工商部門沒有能力管北京的事。這名工作人員建議,讓崔大爺拿著證據去公安部門備案,或者撥打北京110報警,或者撥打01012315投訴。

  連續兩日的奔波中,崔大爺一無所獲。“我該怎么辦,這么多錢被騙了,還欠了5萬多,我至今都不敢讓子女知道。”崔大爺憔悴的眼神里透露著深深的無奈。

  到底老人被騙應該由哪個部門來管,本報將繼續追尋答案。

  文/圖 首席記者 張鵬翔 記者 馮保強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