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經濟是最具活力的經濟體,是推動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于國民經濟整體運行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去年年底,蘭州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對蘭州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調研發現,蘭州市非公有制經濟市場主體中個體工商戶占比達到84%,存在結構不合理,管理體制落后等弊端。對此,調查組建議,蘭州市應進一步落實扶持非公有制經濟市場主體相關政策,凡是國有和外資可以享受的政策對非公有制經濟一律同等適用。
調查結果:
·問題一:非公有制經濟產業結構不盡合理?
調查發現,蘭州市非公工業的總體規模偏小,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不高,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不強,全市工業體系中資源型重工業行業和大型企業占主導地位,資金密集和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弊端嚴重,使投資能力薄弱的非公企業難以進入,已進入的非公企業多為高消耗、重污染的中小企業,重型工業行業普遍缺少中、下游環節的企業和項目,產業鏈條短,難以形成集群優勢,大量的非公企業無法借靠集群優勢爭得市場,生存、發展能力脆弱。?
·問題二:經營管理體制相對落后
目前,蘭州市非公有制經濟市場主體中個體工商戶占比達到84%,以家庭式、作坊式為主的經營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較為落后。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企業中,大多以家族式、合伙式或引進部分經營管理人才為主,企業家求新求變和“抱團”發展的意識不夠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此外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守攤子”、“保現狀”的意識比較濃,做強主業、開拓副業的路子不寬,在市場波動中規避風險的能力較弱。開拓創新精神不足,有很多企業產品營銷的方式還是以實體店為主,電子商務等現代營銷模式的作用不突出。
·問題三:自主科技創新比較少?
據調查,現階段蘭州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掌握核心技術、具備技術競爭優勢的非公有制企業仍然偏少,設備陳舊、科技含量低、質量標準意識不強的現象普遍存在。受資金短缺、對市場前景把握不準、缺乏研究人員和戰略合作伙伴等因素制約,非公有制企業在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方面信心不足、能力有限、積極性不高。科技成果、企業、市場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機制。非公企業發展普遍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撐。
·問題四:非公企業中職工權益保障不到位?
非公企業職工權益無法保障,主要表現為:勞動保障水平低,勞動合同簽訂率低,流于形式多,更多的私營企業不依法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員工養老、失業、傷殘、疾病難有保障,工作勞動時間長、強度大,企業員工超時勞動極為普遍,勞動保護資金投入不足,工作環境差,工傷事故發生多,沒有解決勞資矛盾的渠道。?
意見建議:?
要實現經濟的大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要大力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力爭實現非公有制經濟的數量擴張和質量提升。對此,調研組建議蘭州市應進一步完善體制,促進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快速可持續發展。?
·建議一:調整非公經濟結構 提升產業層次?
蘭州市應加快個體私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外資經濟發展。充分發揮股份制經濟和外資經濟在技術、經營管理、企業規模方面的優勢,使非公有制經濟結構較快實現合理化、高度化。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在條件具備的前提下大力促進大型非公企業優先發展,帶動更多非公企業成長,不斷延伸產業鏈。爭取大規模地“引進”非公有制經濟實體,使得蘭州市非公經濟結構日趨合理。 ?
·建議二:對未按規定權限和程序批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律取消
凡是國有和外資可以享受的政策對非公有制經濟一律同等適用,凡是引進企業可以享受的待遇與本地企業一視同仁,凡是單獨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限制措施全部廢除,任何部門或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設置障礙。
此外,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優化行政審批流程,不得將政府服務項目委托或推卸給中介公司,切實降低審批成本、提高審批效率。同時要全面整治行政事業性收費,對未按規定權限和程序批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對能夠減免的盡量減免,嚴禁將行政事業性收費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
·建議三:破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資金瓶頸?
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借鑒雙聯惠民貸款等模式,開發符合非公有制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的流動資金信貸產品,加大政府貼息力度,創新中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服務模式。
同時成立政府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基金,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投資高新技術的進行創業扶持,對技術改造、兼并重組、產品升級等重點進行支持;
此外,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體系,注重政策的實行按照中央和省市政府出臺的有關政策精神,廢除不符合中央和省市政府有關規定的政策內容,要加強市場準入和金融、投資、財政、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工作力度。
·建議四:建立非公有制企業勞動保障的誠信檔案
為進一步保障非公有制企業職工權益,蘭州市政府應出臺法律法規盡快將非公有制企業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在不違反社會保障原則和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對非公有制企業收取企業員工社會保障金時可以采取適度的靈活性。出臺政策法規應對蘭州市非公有制企業在社會保障行為上有一定的約束性和規范性。非公有制企業除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稅收部門登記外,還應建立非公有制企業勞動保障的誠信檔案,勞動保障誠信檔案必須是有考核性和真實性的,曝光所有有重大違法用工、克扣拖欠員工工資和偷稅漏稅的非公有制企業。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