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月15日電 (南如卓瑪)電影《巴彥岱》14日傍晚在西北民族大學展播,影片中漢維一家親的真實情誼及維吾爾族民眾淳樸、善良、勤勞、幽默的性格和伊犁民俗文化深深震撼了觀眾,大學生贊其呈現了“真實的大美新疆”。
電影《巴彥岱》以中國著名作家王蒙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新疆伊寧市巴彥岱村工作生活為背景拍攝,影片主人公被稱為“老王”,講述“老王”下放巴彥岱村勞動期間,與當地維吾爾族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努力學習維吾爾語,涉獵維吾爾文化,當地村民包容老王,和諧相處,親如一家的故事,形成了“超越民族的友誼”。
“真實、接地氣、有生命力的電影能深入人心、能引起共鳴,會讓人熱淚盈眶。”西北民族大學大二學生阿依努爾看完電影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部反映伊犁民俗和伊犁文化的影片,劇中所表現的民族和諧、民族團結在現實中一直在延續。
阿依努爾說,西北民族大學有來自中國56個民族的學生,大家更多的是相互學習、相互尊重,甚至學習彼此的語言、民俗,這里就是一個民族大家庭,更多這種民族教育題材走進校園會更好。
西北民族大學位于甘肅省會蘭州,是新中國成立后創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院校,是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中央部屬高校,也是“少數民族骨干計劃”入選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
西北民大學生楊靖的家鄉就是影片中講述的地方,看到家鄉熟悉的山水、親切的鄉音搬上大熒幕,他觸動很深。“我剛來蘭州上學時,發現周圍很多同學和朋友,他們不了解真實的新疆,甚至有些歪曲,其實正如影片中呈現的那樣,新疆人熱情好客、勤勞善良,那片土地充滿愛。”
楊靖希望,這部影片多走進高校,讓更多的青年學生看到,讓他們了解大美新疆,認識那些“可愛、友好的新疆人”。
當晚,正在西北民大讀博士的新疆女孩多曼·烏仁奇米克告訴記者,這部影片不僅用樸實的鏡頭反映出兩個民族之間的情感,更是用細膩、生動的故事展現了維吾爾族人。“這是對建立當下漢維兩個民族間和諧的族際關系的一種最好的示范。”她說。
“看到鏡頭里的家鄉,會更加想念新疆”。多曼·烏仁奇米克說,在她的家鄉很少有博士生,所以她一定要回家鄉。“因為家鄉建設和發展需要年輕人出力。”她說。
電影《巴彥岱》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宣傳部、伊寧市委、伊寧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新疆分社、北京南海影業有限公司等聯合拍攝。(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