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首提“美麗中國”、將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以來,“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贏得永續發展的美好未來”,成為治國理政的時代新要求。
老工業基地,老大難問題,污染曾經成為蘭州人的“心肺之患”,年年治理,不見好轉。“太陽和月亮一個樣,白天和晚上一個樣,麻雀和烏鴉一個樣,鼻孔和煙囪一個樣。”灰霾壓城時,蘭州市民曾經這樣抱怨。
談起治霾,中央有要求,群眾有呼聲。但關鍵是“治污必須要用決心、行動和效果說話”,“再大的困難、再大的矛盾、再大的投入,都是應該的、值得的! 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說。
時光轉到2015年末,蘭州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獲得“今日變革進步獎”!疤m州藍”成為這個曾經在衛星上“消失”的城市的常態。
一個四面“霾”伏的西北城市成為治污典型。蘭州治污秘訣究竟何在?
煤——掀掉“黑蓋子”,在多措并舉中嚴控污染源
蘭州治霾,首當其沖的是煤。
新年首日,在農民巷西社區工作的韓燕,一大早就來到平涼北路 “三棟樓”下,用液化氣灶點燃了新年“第一火”。
一街之隔的樓房早已集中供熱,但生活在這排磚混結構的老樓居民和做生意的商戶,只能靠煤爐取暖。
不一會兒,一位商戶走過來,鉗走一塊燒得通紅的蜂窩煤。住戶陳耀華也從這兒拿走3塊引火煤,他回家后用打火機就能點著。
“過去家家戶戶用木柴生火,濃煙滾滾,樓道里經常彌漫著嗆人的煙味!标愐A說,免費領取引火煤已經成為習慣。
“三棟樓”的住戶都是低收入群體,1.7元1斤的無煙煤都舍不得燒。社區不但為他們免費發放引火煤,還對無煙煤給予補貼。
在蘭州,像“三棟樓”一樣無法集中供熱的住戶很多。有的社區工作人員每天清晨蹬著三輪車,走街串巷,還送“火”上門。
不起眼的小煤爐,能有多大污染?
蘭州環保部門介紹,仍有15萬個小煤爐集中在老舊樓院和城中村,這些小煤爐“直排”的污染物每天加起來約30噸,甚至超過集中供熱的電廠排放。
生活燃煤只是蘭州的污染源之一。老工業基地、河谷地形、靜風天氣,這些不利因素,一度讓蘭州成為污染最嚴重的城市。
“要堅決打贏大氣環境治理的整體戰和攻堅戰,還老百姓一片藍天和清新空氣。”2011年底,甘肅省委提出,將治污列為蘭州第一民生工程。
從一家一戶的小煤爐,到燃煤鍋爐,再到熱電廠,壓煤量、限煤質,城市上空的“黑蓋子”一點點被掀開。
——城區所有燃煤鍋爐被“換血式”改造,1286臺兩年內全部“退役”,僅此一項,就削減二氧化碳479萬噸。
——在進城道路上設19個卡點,24小時不間斷檢查,杜絕劣質煤進城。
——對城區3家熱電廠和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采取限負荷、限煤量、限煤質、限濃度、限排放的“五限”措施。
目前,蘭州城區年燃煤消費總量控制在620萬噸以內,比2012年以前減少395萬噸,“煤控區”從城區向周邊鄉鎮延伸。
壓煤,只是蘭州調整能源結構,從源頭治霾的縮影。
面對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不合理,蘭州對主城區污染企業采取了“改、停、關、搬”的嚴格措施。
——先后投入10億元,對全市火電、化工、鋼鐵等高排放行業的210家企業全部進行治理。
—— “冬防”期間,對200家左右的磚瓦、鑄造等企業實行停產減排措施。
——淘汰污染嚴重的落后產能,其中2014年關閉7家企業的20條落后生產線。
——先后推動100戶工業企業“出城入園”,啟動蘭石集團等94戶企業搬遷改造。
“過去人們說蘭州大氣污染是‘黑蓋子’,外觀顏色‘黑’,就是燒煤造成的。”蘭州市環保局局長閆子江說,通過強力“壓煤”,蘭州大氣污染類型已由典型煤煙污染,向揚塵、機動車尾氣和煤煙混合污染轉變。
“現在從城里看山,從山上看城,都清楚多了。”張榆存從小在蘭州黃河邊長大,經常到山上鍛煉,他希望治污不要像刮風,要持之以恒。
蘭州治霾成效有目共睹,但石化污染依舊,生態環境脆弱。
“蘭州治霾工作基礎差、底子薄、包袱重,各項舉措還在摸索完善中,還有大量工作要做,緊繃的弦一點也不能放松。”蘭州市市長袁占亭說。
水——助力“降塵!保谥泵婷苤刑岣咧卫砟芰
干旱少雨,塵土飛揚。蘭州治污,在“水”上也使足了勁。
為抑制揚塵,近3年,蘭州投入近1億元購置200多臺灑水設備,除特殊天氣外,全城不間斷灑水。
天氣變冷,灑水車駕駛員牟民強終于松了口氣。
“從早上6點到下午6點,10噸的車一天最多出10趟。” 牟民強說,天氣如果轉暖,只要命令一下,隨時準備出發。
正常情況下,牟民強每天要灑9條街道,灑一遍需要1小時。他說,看到行人會減速鳴號,有時也難免淋濕行人,曾有人惱羞成怒,追打駕駛員。
一些市民認為,灑水破壞了道路,造成路面坑洼不平;冬天灑水讓道路成“溜冰場”,導致交通事故增多;灑水車滿街跑,剛洗的車又臟了。
“蘭州周圍生態環境脆弱,每年每平方公里自然降塵達16噸,2012年以前高達20噸!碧m州市環保局大氣污染防治處處長武衛紅說,從全年看,蘭州首要污染物是PM10,揚塵是其主要來源。
觀測表明,蘭州灑水抑塵是可行的。
“中科院的專家曾設置檢測點進行測量,一條街道的PM10濃度是200微克每立方米,灑水車一過,只需10分鐘,就能降到120至130微克每立方米。”武衛紅說。
。玻埃保的,蘭州出現26次沙塵天氣,造成空氣質量不達標40多天。環保部門認為,如果沒有灑水措施,空氣質量會下降很多。
灑水雖存在一定負面效應,但面對質疑,蘭州并沒有停下。
“不是灑不灑的問題,而是措施如何更完善。”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環衛處副處長張軍太說。
去年以來,蘭州改進了灑水作業,如根據天氣、污染情況和馬路干濕程度決定灑水頻次;灑水、噴霧和清掃相結合,科學抑塵;當地表溫度低于4攝氏度時,停止灑水。
全城灑水,考驗的不光是政府治污能力,還有城市綜合治理能力。
作為一個典型河谷城市,300多萬人的蘭州越來越擁擠。
。玻埃埃澳晏m州機動車保有量僅有6萬輛,2013年躍升至58.3萬輛,目前已增至65萬輛,道路交通密度甚至超過香港。
為控制汽車尾氣排放,蘭州規定,當連續3天出現輕度污染,且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時,將對9座以下機動車實施單雙號限行。
這一措施推出之后,最長限行了兩個月。2014年9月,蘭州推出了為期半年的單雙號限行方案。
方案一經公布,輿論嘩然。
“單雙號限行,車輛出行天數減少,而保險等費用繳的卻是全年的!币粫r間引發民眾不滿和有車族“吐槽”。
遇到矛盾是繞著走,還是傾聽民意?蘭州選擇了后者,這一方案在爭議聲中只執行了9天,又恢復了尾號限行。
蘭州市表示,會根據道路交通和大氣污染狀況,更加適度、精準地實行限行措施,最大限度減少給公眾帶來的不便。
作為西部欠發達城市,從城市規劃到基礎設施投入,蘭州無法與東部相比,治污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帆風順。在城市治理中,時常會為解決一個民生問題而引發另一個民生矛盾。
蘭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何文盛認為,在城市治理中,政府只有直面矛盾,傾聽民聲,尊重民意,才能在不斷磨煉中,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人——激發“新動能”,在責任共擔中守望“常態藍”
治污不應等風,而要靠人。
早晨9點,太陽從蘭山上露出頭。連續工作24小時后,楊小洲走出二熱電廠大門。
楊小洲是蘭州市環境監察局派駐二熱的監察員,每兩周他要來駐廠一次,已連續4年,門衛對他很熟悉。
“等污染超排了,再治已經遲了,要變事后監管為事中、事前監管!痹跅钚≈蘅磥恚诒O察局的在線監控室和駐廠監察,效果還是不一樣。
在蘭州市環保局,從一線執法人員到機關干部,冬防期間,100多名職工都要輪流到重點企業駐廠監察。
正是他們深入一線,過去“門難進”的蘭州石化等重點企業,因為超標排放受到嚴厲處罰。
城市治霾,環保部門首當其沖,但這并不是環保一家的事。除城建、工信、交通等多部門參與外,全民參與治污的格局已在蘭州形成。
新華巷社區網格員梁艷就是其中一員。
。玻埃保的曜詈笠惶,氣溫降至零下9攝氏度,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梁艷已經拿著手電上街巡查了。
她的職責是發現并及時處置轄區的污染排放點。社區辦公樓的一個角落,堆放著10多袋柴火,這是冬防以來,梁艷和同事用引火煤從商戶手中換來的。
像梁艷這樣的網格員,在蘭州有2萬多名。他們像“工兵”一樣,輪流值班,在各自管轄的大街小巷,24小時巡查。
同一天,督查員關鵬也沒閑著。
早晨8點剛過,關鵬手機上顯示的一個數據讓他和同事緊張起來。
“職工醫院,PM10濃度高達226微克每立方米!”經驗提醒關鵬,這周邊可能存在地面揚塵。
“我們七里河責任區內有大大小。保埃岸鄠工地,其中重點有8個!毖刂煜さ穆肪,一個小時內,關鵬他們巡查了3個重點工地,在一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內,發現了一大堆黃土。
“施工現場物料堆放要百分之百覆蓋!标P鵬馬上聯系執法人員和工地負責人,要求立即整改。兩個小時后,裸露的黃土已覆蓋。
“大氣污染治理,關鍵得靠人,說白了就是把每件事都靠實了!边@是關鵬的認識,也是蘭州治污的“法寶”。
蘭州市委書記虞海燕說,蘭州空氣質量改善是靠“動真碰硬”治理出來的,“要說什么‘秘訣’,不是我們在措施上有多少創新之舉,關鍵是狠抓干部作風轉變,讓他們動起來,把過去那些停留在紙上的措施,變成行動,落到實處!
上世紀九十年代,蘭州就開始了“藍天工程”等治霾舉措,可治理效果卻不明顯。原因就在于沒有把寫在紙上的藍圖,變成頭頂的藍天。
新一輪治霾中,蘭州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督查室,通過工作督查,確保政令暢通、政策落地、工作抓實。
“我們督查室有5個處,其中一處專門負責治霾工作的督查,督查一線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從縣區和市直部門選調的優秀干部。”蘭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主任高文陽介紹,通過督查,有力促進了治霾措施的落實。
治霾也成了蘭州檢驗干部的“試金石”。
“我們都當過街道的黨工委書記,彼此很熟,面對治污不力,不能講關系、認人情!币荒昵,郭薇還是蘭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一處處長。
在她的帶隊督查和建議下,西固區委將時任陳坪街道的黨工委書記免職,主要原因是轄區內的小冶煉、小加工廠存在排污,沒有嚴格按冬防要求去落實。
打響治霾整體戰攻堅戰以來,包括蘭州原環保局局長在內,一批干部因治污不力被免職,其中僅2015年就有65名干部被問責。同時,蘭州有18名干部因治污得力,被提拔重用。每年蘭州還拿出4000萬元,對冬防表現突出的基層干部表彰獎勵。
“蘭州治霾最成功之處,在于自始至終將打造堅強的執行力作為至關重要的因素!敝醒朦h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王偉等專家曾到蘭州調研,在他們看來,蘭州市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確保了上下齊心,政府的意圖能夠有效執行。
。玻埃保茨辏冈拢h保部在蘭州召開京津冀等14個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座談會,分享蘭州治污經驗。
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會上說,蘭州無論從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還是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跟很多城市相比都不具備優勢,“從一個重污染城市到現在這樣的狀況,靠的是什么?至少在這個階段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決心問題、信心問題,還是一個管理問題!保ㄓ浾撸和鹾陚ァ⒆T飛、王艷明、王衡、肖正強、白麗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