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甘肅在線1月26日訊 日前,記者從永登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獲悉,2016年,永登縣聚力扶貧攻堅、產業優化、建管并舉、環境保護、民生保障、高效廉潔六個方面,精準聚力,打造隴上強縣,建設全面小康。
據了解,2016年,永登縣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新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突出發展經濟和鞏固扶貧成果兩大任務,堅持創新、綠色、惠民“三大取向”,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加快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社會建設向民主法治、民生事業向均衡普惠、生態文明向綠色低碳、黨的建設向強基固本“五個強化”,全面推進各項工作,為“十三五”開好局、起好步。為此,要做好六項重點工作:
一是聚力扶貧攻堅,決戰全面小康社會。實施強基民生工程,扶持壯大產業,打造特色農業基地,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開展扶智工程,增強“造血”功能;重點實施新型農村、社區示范點建設項目,爭取創建小康村26個、美麗鄉村8個、環境整潔示范村15個,持續改善農村面貌。?
二是聚力產業優化,加速經濟轉型升級。做大做強高原夏菜、紅提葡萄、苦水玫瑰、雙壟溝播玉米、馬鈴薯、中藥材種植和虹鱒魚、肉羊養殖等“八大特色”優勢產業;支持有色冶金、電力能源、水泥建材等傳統支柱產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去除剩余產能,破解電解鋁、鐵合金、碳化硅等高載能企業用電成本高的難題,鼓勵連鋁、西鐵、河橋硅電等企業穩步發展。支持祁連山水泥、紅獅水泥、永固水泥等企業有序運營;以八寶川生態文化、縣城文化、丹霞地貌、苦水玫瑰、原生態草原等五大旅游精品板塊為載體,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全面促進文化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新興服務業。積極發展電商物流,加快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步伐,實現縣、鄉、村電子商務“三有一能”全覆蓋。培育發展金融服務業,為中小微企業和農村發展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著力抓好一批補短板、促升級、惠民生的重大產業項目。抓好項目協調服務,實行全程“一站式”代理代辦。
三是聚力建管并舉,努力推進城鎮化水平。強化縣城精細化管理,實現城市管理科學化、常態化和現代化;加強縣城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管網建設和老舊小區改造,繼續完善城市交通路網體系。推進縣城棚戶區改造項目,全面提升縣城公共服務功能;繼續加快推進武勝驛、苦水、紅城、中堡、連城、河橋等小城鎮建設步伐,重點打造河橋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鎮、武勝驛市級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和苦水玫瑰生態智慧小鎮。
四是聚力民生保障,全面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城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和平價醫院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完成縣婦幼保健院業務用房項目,進一步提高生育保健水平;推進文化體育惠民工程,實現“鄉村舞臺”全覆蓋,完成縣博物館文物綜合展廳、縣體育場田徑場改造升級項目。抓好魯土司衙門修繕工程,完善魯土司衙門總體保護規劃和文物保護總體方案及工程技術方案。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評選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凝聚奮發向上、崇善向德的正能量;積極落實就業政策,新增城鎮就業2500人以上,安置困難人員就業3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加大自主創業扶持力度,鼓勵自主創業。開展職業培訓行動,完成職業技能1000人,創業培訓140人。合理配置公益性崗位,保障零就業家庭等困難人員就業。加強勞動執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好普法宣傳和法律服務工作,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切實抓好“平安永登”建設。?
五是聚力環境保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打好大氣污染治理攻堅戰;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持續抓好環境治理。
六是聚力高效廉潔,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堅持依法行政,堅持高效為民,堅持廉潔奉公。
來源:永登縣委宣傳部供稿
附:2016年為民興辦12件實事
2016年,永登縣本著“群眾所盼、財力許可、盡力而為、全力完成”的原則,繼續集中力量辦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
1、新建通村水泥路60公里,完成危橋改造2座;
2、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解決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3、新建永登縣農村飲水安全水質監測中心,實現水質檢測全覆蓋;
4、完成柳樹鎮抗旱應急飲水工程建設;
5、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2萬畝;
6、實施排除危舊校舍項目,翻建學校教學辦公及生活用房4所;
7、建成規范化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6個;
8、實施“一事一議”以獎代補項目60個;
9、實施以工代賑項目9個;
10、全面解決完全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問題;
11、建成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系統;
12、改造維修舊城區地下供水管網5公里、排水管網2公里、供熱管網2公里。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