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新華社蘭州1月26日電(記者王艷明 張玉潔)農歷臘月十六,寒潮里的艷陽天。鄉村道路旁的農田里,吊著一頭200來斤剛殺好的年豬,農民魏孔珍一家準備過年了。
在中國西部農村,有著殺豬迎接農歷新年的習俗。從臘月初八到臘月二十三,養了一年的大肥豬將被宰殺。春節期間,人們圍桌而坐,享用豬肉做成的各種美食,犒勞一年的辛苦。這豬,也就被叫做“年豬”了。
“過去,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但現在,村上自己喂豬的,超不過10家!蔽嚎渍涫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黑石鎮三和村人,這個村有將近200戶人家。
黑石鎮上的屠夫魏孔招說,10年前,他一個人過年前要殺200來頭年豬,而現在只能殺四五十頭了。“商品肉多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沒人養豬了。”
皋蘭縣大橫路村黨支部書記保先榮說,他們村有800戶人家,戶均1人外出務工,全村8000畝水澆地,5000畝已經流轉。經濟結構的變化已經影響到農民的生活方式,自家養豬的正在逐年減少。
大量農民進城務工和城鎮化的推進,使得中國農村的生產消費呈現“兩頭向外”的態勢,“錢從外面來,東西從外面買”。
對于家庭養殖,農民也算起了經濟賬。按當前市場價,買豬仔加上玉米等飼料投入,養一頭年豬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而從市場上買一頭豬,也就花費這么多。
皋蘭縣獸醫局醫控中心副主任李樹仁介紹,皋蘭縣的生豬存欄量為5萬頭,規;F代養殖場正在增多。較之于散戶飼養,規模化養殖更有利于疫病防控!埃玻埃埃澳暌郧,絕大多數農家都自己飼養年豬,現在只有30%左右。”
盡管購買商品肉已經十分方便,但在農村,人們還是喜歡土法養殖的年豬味道。這一需求催生了一些土法養殖的大戶。
在三和村,大多數村民過年吃的豬肉都來自本村的魏孔信家。今年,他殺了17頭豬。
“我家養的豬,肉不出莊!蔽嚎仔耪f,和規;F代養殖場相比,他家的豬吃的多是玉米、麩皮等天然飼料,村里人都看在眼里。
“以前過年殺一頭豬,腌起來,得吃個大半年,F在買肉不僅方便,還吃得新鮮!比痛宕迕裢醣局艺f,每個月他都會從魏孔信家買10斤左右的豬肉,今年過年買了60斤。過兩天,他還準備再宰一只羊。
“我們農村人吃肉不比城里人少,吃的還都是綠色產品。就是到了冬天,菜吃得少些。在某些方面,農村人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了!蓖醣局艺f。
如今,即便是自家殺了年豬的魏孔珍,也不會腌太多肉,他會把這只豬分成好幾塊,送給城里的親戚。自己又會從城里買水果、蔬菜、糖果等,豐富春節的餐桌。
“在飲食上,城鄉已經沒有多少差距了!崩顦淙收f。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