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山山頂的雪景 張振宇 攝
中國甘肅網1月31日訊 (本網記者 亢兆寧) 隴縣是關隴道去甘肅的必經之路,而且出土了大量的齊家文化的玉器,為追尋齊家文化的足跡。1月31日上午,第九次玉帛之路(關隴道)文化考察團拜別靈臺縣古密須國遺址后,驅車趕往關中考察。
熬紅的雙眼迎著寒風出發
考察團的成員白天奔走考察,往往繁星滿天時才能回到賓館,一進入賓館,就進入到另一個戰場,考察團成員要將中華古文明的印痕,用文字鐫刻在現代文明的今天。爬山涉水考察雖然辛苦,但要在異常疲累的情況下挑燈夜戰,將更加考驗每個人的毅力。考察團成員挑燈夜戰到凌晨一兩點,已成家常便飯。深夜,“2016玉帛之路……文化考察”微信群里的信息還在不斷地更新,有交流考察心得的,有探討文章的,有向專家請教疑問的。再苦再累,考察團成員也沒有怨言。清晨熬紅的雙眼,迎著冬日寒風的輕柔,繼續上路……
古密須國遺址 張振宇 攝
拜訪古密須國遺址
1月31日清晨,考察團跨過達溪河橋,出了靈臺縣城向百里鄉古密須國遺址進發。9時許,我們看到刻有篆體字“密須”的牌子矗立在丁字路口的花圃里,西行沒多久,鄉政府門前附近的仿古建筑,如同鶴立雞群,一下闖入我們的視線。穿過大門進入遺址城,城樓分布在500米長的圍墻間,異常壯美。
穿越深邃的時間隧道,回到公元前12世紀的商朝后期,滔滔的涇河與達溪河兩岸,田野肥沃,氣候宜人,養育著密須、共、虞、周等部落方國的子民。密須國則是這些部落中的強國和盟長,擁有當時能夠代替商王朝征伐諸侯,號令天下的“密須”之鼓。在商朝衰落時,密須國與周部落勢同水火,競相爭奪天下的統治權。為掃清伐商的障礙,保周后方安全,周文王以“密人不恭、敢拒大邦”,多次侵擾民眾為由,興兵前來討伐密須國,雙方與公園前1076年發生了激烈的戰爭。
在戰爭中,密須國王由于資源短缺等原因失敗,被左右近臣捆綁交給周文王后處斬,古密須國由此滅亡。周文王征服密須國后,筑臺祭天以慰靈。
巍峨的隴山上甘陜兩省的道路在此交匯 張振宇 攝
從黃土高原到關中平原穿越
離開古密須國遺址,車行到靈臺縣川口村,進入顛簸的沙石山路,爬山20多公里后,山頭處是沙石路和柏油路的交匯處,也是關中和隴東地區的交界處,車的導航系統提示進入寶雞千陽縣。沿山頂西行下山,公路兩邊綠色的冬小麥給冬日的蒼涼增加了幾分生機。不多時,考察團進到千陽縣城,稍作休息后,繼續前行。下午3時許,考察團抵達陜西隴縣。曾在文物局工作的朱恒濤先生帶我們直奔縣城東南7公里處的齊家文化磨兒溝古城遺址考察。“這里出土過齊家陶器等文物”,朱恒濤先生指著冬麥田說道。地埂上古陶瓷片隨處可見,似乎告訴考察團成員,齊家先民在這里曾經的輝煌。
沿途廢棄的層層窯洞與山頂的古城墻構成一道美麗風景 張振宇 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