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慶陽香包“香”飄海外

時間:2015-07-13 11:33:59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本報見習記者徐先良

  都說“慶陽香包甲天下”。果然,7月7日蘭洽會主展館剛一開館,以香包裝飾為特色的慶陽館周圍已是人頭攢動,遠遠的,一股淡淡的清香便撲鼻而來。“福壽雙全”“鴛鴦戲水”“魚鉆蓮”“獅子滾繡球”……展臺上,形態各異的香包賺足了眼球,吸引了不少嘉賓駐足觀看、詳細詢問。

  “這些香包,都是村里婦女自己做的。”慶陽香包民俗產業協會會長助理、慶陽凌云集團軒轅香包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麗珍告訴記者,“別看這一個小小的香包,它包含的東西可多著呢!”

  據了解,慶陽香包刺繡是一種純手工制作,其制作時將一塊布料裁剪成方形,然后加厚,設計樣式,畫圖案,最后開始刺繡。香包完成后,繡女在里面填充傳統香草(中草藥),如艾葉、雄黃、檀香等,遠遠地就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藥香味,不僅祛味防蟲也能安神保健,香味可持續3到5年的時間,“香包”之名由此而來。

  張麗珍隨手拿起了一個香包向參會嘉賓展示,“你看這個香包,它上面的部分代表天,下面的代表地,中間是一顆心,寓意著天長地久,此情不渝。所以香包不僅僅是一個產品,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傳遞著一種情感,寄托著美好的祝愿。”

  慶陽館內,不同膚色的外賓商客不約而同地圍繞在張麗珍的周圍,時而用英語簡單交流,時而用蹩腳的漢語配合上各種手勢,對張麗珍手中的香包進行著探討、交流。在他們眼里,表現出的是滿滿的羨慕與好奇。

  “就是這樣一個香包,在迪拜能賣到200元人民幣左右。”張麗珍告訴記者,“在國內,這種手工藝品人們已經見慣不怪了,但在國外,很多人都認為做針線活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正是因為在蘭洽會上發現出口外銷的商機。2013年6月,張麗珍和團隊一起到迪拜考察,發現在那做“針線活兒”產品的市場空間很大。當地的消費者偏好淡雅的手工藝產品,比如印有飛天、金元寶等中國元素圖案的手包和手袋等,所以他們決定把香包、刺繡等飾品推廣到海外去。

  “現在,我們在迪拜設立了分公司,目前有6人常駐,主要產品包括繡花拖鞋、睡衣及室內飾品等。去年,我們光是出口到迪拜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00萬元。今年的蘭洽會上,美國、白俄羅斯及伊朗等國的客商都對香包等手工產品表示出極大興趣,有意向進行進一步合作。”張麗珍說。

  據統計,目前慶陽香包民俗產業協會有3萬多農民參與香包制作,普通農民一個月靠制作香包就能收入1000到2000元,最高的能達到3000元。如今,民俗產品“走出去”對接“大市場”,而“忙時干農活,閑時繡香包”也已成為當地農民的生活“新常態”。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