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企業資訊

科普之花在藏鄉綻放——全國科普大篷車項目20周年主題年甘肅省活動”工作綜述

時間:2020-07-23 20:48:55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雨婷點擊:

豐收的七月,甘南草原綠草茵茵,牛羊蹦跳農牧民愉悅敘脫貧。

火熱的七月,甘南草原喜迎盛事,科普進校園師生共話科普情。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甘南藏族自治州迎來了科學普及工作中的一件盛事——“全國科普大篷車項目20周年主題年甘肅省活動”在這里隆重舉行。

科普大篷車項目20周年主題年甘肅省活動啟動

7月13日上午,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馮永成,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隊長郭林峰,甘南州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主席山可亮,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副隊長張志輝,甘南州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才讓吉,甘肅省科普研究會負責人和瑪曲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措白、瑪曲縣副縣長丹智才讓以及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等11家單位、甘南州各市縣科協、縣教科局、縣科技協會主要負責人、瑪曲縣寄宿制藏族小學全校師生一起共同見證了科普活動的啟動。

此次活動由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甘南藏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協會、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承辦,啟動儀式在瑪曲縣藏族寄宿制小學舉行。期間,活動在甘南州瑪曲縣、迭部縣、舟曲縣、臨潭縣四個縣的部分中小學和鄉村進行巡展,并做科普知識普及講座,歷時14天時間于25日結束。

據介紹,科普大篷車項目活動內容有聲光電互動展品、機器人表演、航模車模和無人機表演、講座、制作、科普展覽、科學表演秀、VR 大篷車互動體驗、人工智能大篷車展示、科技小制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應急科普宣傳及發放防疫物品、資料,以及《新中國科學防控重大疫病紅色記憶展》等科普展項 10 余項,涉及展品百余件,新開發的人工智能大篷車也首次亮相。

2020 年是全面決勝建成小康社會,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實現“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科協科普大篷車項目迎來開展實施 20 周年。20 年來,我省先后配發科普大篷車94輛, 科普大篷車項目迅速發展,有力推動了基層科普尤其是少數民族科普工作的開展,極大地滿足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科普需求,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作出了重要貢獻。  

瑪曲縣科學技術協會主席魯英麗說,這次科普體驗項目是我們民族地區學校學生很少見到的,學生親自操作感受,激發了孩子們從小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彌補了偏遠貧困地區孩子接受高科技教育的短板,希望以后類似這樣的活動多下基層多搞一些。

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副隊長張志輝介紹,這一次,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以“科技改變教育,創新引領未來”為主題,聯合甘南州科協、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一道,組織蘭州卓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甘肅康世辰科技有限公司、甘肅省德福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及部分市區的18輛科技大篷車,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瑪曲、迭部、舟曲,臨潭四個縣,歷時14天給甘南州的18所中小學36000多名師生送去3D科普展板、機器人、VR等科技創新產品,將科普知識帶進學生課堂,讓參觀者感受科技的魅力,體驗科學的樂趣。

科普“大篷車”讓學生零距離品嘗“科技大餐”

“科普大篷車”是中國科協為全面推進科普工作而創建的一項新載體,通過把科技館的展品送到中小學校、幼兒園、社區以及偏遠的農村巡回展示,以互動、展示、體驗等多種形式為師生帶來豐富多彩的科技大餐。

活動現場,科普志愿者為大家演示管控展臺機器人舞蹈、無人機定位駕駛、VR應用場景體驗、建國以來疾病防治科普展、“空氣炮”、視覺體驗、力與數學、“錐體上滾”等特色科技教育成果。

 學生們通過親自組裝無人機、觀看機器人節目表演、足球比賽、人工智能機器人互動答題、VR大篷車互動體驗等,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科技的無窮奧秘,同時也激發了對科學的興趣,為樹立理想奠定了堅實基礎。

舟曲縣峰迭新區中學尕讓措開心地說:“我看了VR眼鏡,我選擇的是恐龍大滅絕的這個屏。里面還講了恐龍是如何從出生走向毀滅的?赐曛筇貏e的耐人尋味,感覺十分的真實!

舟曲縣委副書記、縣長郭子文說: 科普大篷車“流動科技館”為提高我縣青少年及城鎮居民的科學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少年兒童養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習慣奠定了基礎。通過這次活動能培養出一個科學家那就是一個功德無量的事。

瑪曲縣阿萬倉鎮寄宿制學校六年級學生普花草、才秀、卓瑪吉、拉毛卓瑪還沉浸在體驗新開發的人工智能大篷車的新鮮和興奮當中。她們說:“對科技大篷車印象深刻,就感覺我們國家科技特別發達,以前只是在電視上看看,今天親身體驗了覺得很刺激、挺好玩,看了以后很興奮,希望自己能成為科技強國的一份子。接下來會好好學習、刻苦努力,爭取成為國家的棟梁,也希望這種高科技的活動多來我們學校。”

甘南州科協副主席才讓吉說,這次全國科普大篷車項目工作20周年主題年甘肅省活動展示的所有展品更加直觀,激發了孩子們對學科學的興趣和感受高科技的魅力,使他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她表示,今后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廣泛開展科普活動,進一步提升科普工作的效率和服務水平,不斷開創新的局面,想法子變花樣把科普知識運送到全州各個角落,讓科普資源的均衡化發展,讓更多老百姓切實感受和體驗到科普帶來的趣味和實惠。

甘肅省社區科普研究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這是今年研究會參與承辦的第二個全省性活動,第一個全省性活動是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科協、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共話隴原好 奮進脫貧路”短視頻大賽,已于6月18日在蘭州正式啟動。作為這次活動的承辦方之一,將全程協助服務好本次活動,今后也會積極主動參與科普類活動,為普及科學知識出力獻策。

  送科技下鄉大篷車巡展行駛里程排名全國第一

2017年中國科協提出全國科普大篷車“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以來,截止2019年,甘肅省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在省科協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在全省14個市、州的65個縣區、106個鄉鎮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內容豐富、主題突出的科普宣傳活動。據中國科技館大篷車服務平臺北斗定位系統統計,“我省四輛試點大篷車累計行駛里程41400公里,開展活動287次,服務基層公眾20.6萬人次。2019年1月-10月,我省試點車輛平均行駛里程10800公里,約是全國車輛平均里程(1907公里)的6倍。”

近年來,在省科協大篷車社會化運行項目巡展活動的影響下,截至目前,全省14個市、州、45個縣(區)的56輛大篷車,先后組織實施了當地縣區的大篷車巡展活動,大篷車總行駛里程排名全國第一,大篷車巡展活動所到之處極大的推動了當地科普宣傳活動的影響力。

2019年,省科協完成了流動科技館項目在10個少數民族縣的巡展任務、與甘南州科協聯合組織編印藏漢雙語“動物疫病”防治手冊1萬冊、為少數民族縣科協配發科普圖書1.5萬冊、聯合永靖縣科協推薦國內知名專家幫助當地農技協所屬紅棗協會組織實施棗樹病蟲害防治和新品種改良項目,受益農戶2萬余人。與甘南州科協聯合在卓尼縣喀爾沁鎮達子多村推廣的獺兔養殖項目,全村100余農戶人年均收入2萬余元。

期間,先后在阿克塞縣、廣河縣、舟曲縣、肅南縣、合水縣、莊浪縣、永靖縣、景泰縣、白銀區、華亭市、山丹縣、涼州區、積石山縣等13個縣區開展“科普進寺院”科技助力精準扶貧農業實用技術,動物疾病防治、林果病蟲害防治、新品種改良、科技養殖、種植等提升農民技能培訓班40期培訓人數達4598人(次),配發科普圖書、宣傳資料4600冊(份)。舉辦青少年流動航模表演、科學表演秀、機器人流動展示等活動。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公眾接觸優質科普資源的機會,拓寬農民群眾和青少年學生提高科學素養的途徑,促進了科普公共服務的公平與普惠。

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馮永成說,全國科普大篷車項目開展20年來,對提高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科學素質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學校開展活動能啟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省科協要通過組織大型活動來檢驗我們的工作,把新的東西帶進來,要發揮社會力量,把愿意參與到科普工作中的力量整合起來,在全社會形成培養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思想的好風尚,起到引領帶動作用。(作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牛占虎)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