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臨夏州

康樂縣作家協會開展“走進花兒故鄉·見證幸福康樂”夏季采風活動

時間:2025-07-10 13:00:18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康樂訊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7月9日,康樂縣作家協會邀請蘭州宏軒文化傳播公司編輯人員在竹子溝、旅游大通道、麻山峽、花溪谷、紅軍長征遺址線家樓、北魏水池城遺址、溪水谷露營基地、知青館,開展“走進花兒故鄉·見證幸福康樂”夏季采風活動,通過文學的視角和筆觸,講好“花兒故鄉•生態康樂”故事。

康樂縣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平均海拔約2000米,豐富的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融,形成了獨特的旅游魅力。采風組一行走進集森林、草甸、溪流于一體的原生態景區竹子溝,感受藍天白云,心曠神怡和空氣中彌漫著花香和草香。萬畝松林形成天然屏障,陽光透過樹梢形成斑駁光影,腳下是綿密的高山草甸,點綴著各色小花,成群的牛羊與遠山、雪峰構成的美麗畫卷之中。

采風組在云端絲路——旅游大通道穿行,鳴鹿水庫如兩顆綠寶石鑲嵌在萬頃碧波之中,大家在觀景臺上吟詩、攝影,將美麗的畫卷定格。百公里旅游大通道綠樹成蔭,蟬鳴蛙叫,相映成趣,大自然仿佛被賦予了無盡的色彩和生機。在麻山峽,聽溪水潺潺,賞萬木蔥蘢,觀太子山白雪皚皚,山巒迤邐。在觀景臺上看林草豐茂的花溪谷,蜿蜒的柏油路延展到農戶門口,紅瓦白墻的民居整齊排列,陽光灑在田野上,金黃的麥穗隨風搖曳,如詩如畫。

隨后,來到位于景古鎮景古城的線家樓,這里是1936年紅二、四方面軍長征期間西北先遣軍的司令部駐地,現存建筑為唯一完整保存的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征遺址。線家樓保留著紅軍長征途經時的革命遺址,展館內陳列著水壺、軍餉箱等遺物及戰士照片,記錄了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在角麻墩下臺地北魏水池城遺址,大家驚嘆于這座古城保存之完整。據《甘肅古跡錄》等記載,該城歷經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代,唐代后逐漸荒廢‌‌。這里的每一縷陽光、每一陣微風、每一片綠葉、每一塊泥土都在訴說著古城的故事。不覺間,“溪水谷露營基地”的牌子赫然出現,藍天白云下,白石遠山如雪覆蓋,依著延綿綠山。山頂是茂密的松林,山坡是一望無垠的草原。一個個白色的露營帳篷如星星般點綴其中,吃草的牛羊、歡叫的鴨鵝、流動的溪水,一幅大自然的鬼斧神作。

大家沉醉于承載著郁郁蔥綠生命的溪水谷,看著夏天向白雪皚皚的太子山的深處延伸。停車進入三面是土坯房的知青館院內,五愛公社、知青泉、知青橋、知青麥場等,仿若穿越到知青時代。墻上掛滿關于知青下鄉的宣傳畫和知青們學習、工作、勞動、生活照。知青是一首歲月的歌,一首緬懷的歌;是一賦有為的詩,一賦感慨的詩;是一幅多彩的畫,一幅寫真的畫。這不只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艱難歲月,也是人生的流金歲月,更是一片永遠抹不去的青春記憶。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對這里念念不忘,那個越來越久遠的年代,已經載入史冊,而這座知青館,也矗立在那些知青的心里,永生難忘。

通過這次夏季文學采風活動,讓本土作家走進花兒故鄉,見證幸福康樂,充分挖掘康樂特色文化,助力打響“花兒故鄉•生態康樂”文旅牌,挖掘“稼軒祖籍•人文康樂”人文牌,擦亮“書香康樂·閱見美好”文化牌,文學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馬曉春)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