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訊 陜西科技大學普法宣傳實踐隊于2016年7月14日奔赴銅川市印臺區國家級特別貧困村王石凹村,在十三五規劃的大背景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扶貧攻堅進萬家,法律援助惠民行”為主題,以“普法宣傳重在惠民,精準扶貧政策先行”為口號,開展了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扶貧實踐三部曲”之一 —— 翻山越嶺探村路,俯身傾耳查民意
團隊對王石凹村的三個小組進行走訪。一路上烈日當頭,山路崎嶇,但這并不能削減隊員們的熱情。通過三天的走訪,團隊 基于“精準扶貧”的五個一批理念,從五方面總結了當地的扶貧和法律現狀。
1.發展生產脫貧,現階段光伏電廠的建立僅限于王石凹組部分,對于其他較遠兩組還未涉及。“農光互補,一地二用”政策覆蓋面積小。為了盡快發展經濟,當地政府從資金、技術、銷售方面為農戶提供幫助。但由于交通不便,農產品銷售渠道難以打開。除此之外,充分利用旅游資源,修建農家樂,打造鄉村旅游,培育養殖專業戶、農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組織,多措并舉,多管齊下,為貧困戶種下“搖錢樹。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當地政府應加大普法宣傳,改變村民法律意識淡薄的現狀。
2.異地搬遷脫貧,對于當地搬遷問題,政府部門給予了高度重視,王石凹村第一書記王先鋒同志向我們介紹村民的易地搬遷脫貧一定要做到“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當地村民也十分期待相關政策的完善與早日落實。
3.生態補償脫貧,為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政府免費向村民發放樹苗,每年每畝給予一定補償,倡導廢地再用、環境保護、長遠致富,村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普遍反應公益林建設利在人民、功在千秋。
4.發展教育脫貧,由于當地礦產資源減少,礦業經濟沒落,村民失去主要經濟來源,所以大部分青壯年選擇外出打工,孩子也隨之在外地接受教育,造成當地生源不足,教育資源匱乏的惡性循環。在走訪中,許多村民表示很重視孩子教育,對于已經接受教育和即將接受教育的孩子,村民會選擇教育基礎較好的學校,對當地學校考慮較少。從今年九月份開始,陜西省將開始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有利于孩子接受更優質的教育。村民期待能夠改善當地教育落后的現狀。
5.社會保障兜底,村子交通極為不便,醫療資源也十分有限,但在政府的努力下,醫療保障已落實到戶,確保每家每戶都能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同時當地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建檔立卡”的政策號召,進一步摸排村民們的經濟情況,加強落實對貧困家庭的扶持工作。
“扶貧普法三部曲”之二——說學逗唱樂普法,情如魚水獲民心
結束調研工作后,7月17日團隊在當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法宣講會。為使普法活動順利開展,16日晚團隊成員不顧一日的奔波勞累,連夜根據當地的問題現狀,編寫法律小品劇本,手繪法律知識海報。團隊的法律宣講工作包括演出“法律小品”,在村民觀眾中展開法律知識問答,展出手繪法律知識海,報發放印有司法機關聯系方式的便民聯系卡等部分構成。此次活動意在加深村民們懂法守法,依法維權的意識。活動在村民中形成強烈反響,村民們對實踐團隊工作給予了肯定。
“扶貧普法三部曲”之三——再回訪不辭勞苦,聚聯誼歡欣鼓舞
2016年7月19日,陜西科技大學普法宣傳實踐團實踐活動接近尾聲,團隊于當日向村委會提交了反饋報告,經村委領導指導交流之后,我們對調研中提出問題的村民進行回訪。
團隊將村民的問題從普法教育和精準扶貧政策兩方面做了總結,歸納出村民中的共性問題以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形成系統性的反饋報告提交給村委會。相信通過我們的反饋,能夠為王石凹的致富路提供有益的參考。
離別總是來的很快,七天的實踐之路已近結束,為了表示對王書記鼎力相助與村民提供食宿的感謝,本團隊與其他兄弟團隊合作,舉辦了一場離別聯誼會,各隊員盡自己所能,營造了歡樂的氛圍,沖淡了離別的悲傷。王先鋒書記在聯誼會上發表了自己的感言,希望赴王石凹村的全體社會實踐隊員們不僅可以在實踐中互幫互助,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也可以勝似一家人。希望我們以及后來的志愿者都能盡一份綿薄之力,為這里更添一份歡聲笑語!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法治的、文明的、富裕的王石凹村必將會在不遠的將來展現在大家面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