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消磨了銳氣,自調到甘谷中隊,沒了太多事情,人放松下來,曾經的斗志,銳氣也逐漸沉寂,以至于潛移默化,惰性漸起抬頭,半年間未曾動筆書寫一文,多少慚愧,只會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粗鴦e人書文往往不屑不顧,何其無知也,天水郡的朱浩,特勤的秦榮成,一年新兵,且無論作品質量如何,卻透著一股精氣神,拼搏努力盡顯。我在兩年時光里,第一年在進步,第二年卻在退步。舒服日子不能把持自己,值得深深反思。到底是如何覺醒,我不知道。這幾日,王寶強離婚事件刷爆朋友圈,這個傻根的《士兵突擊》曾是多少人入伍動機原因之一,喜愛他,心疼他,所以一直記著一句話:你們現在混日子,將來日子混了你。話很有道理,可是路怎么走,卻很迷茫。說說自身狀態,今日一文不語此事,諸位看官笑看便罷,且聽正文。
一段時間以來,習慣了茶余飯后和戰友說些不咸不淡的話,聊增感情,且始終沒有種入心情節。小時候,父母熏陶,愛看書,尤愛古典書籍,看的多,愛的深,對于古典文化有種特殊情節。單位里有幾個女孩子,曾與之討論過,她們不喜,反給我起了唐僧外號,不禁哭笑不得,她們眼睛不離手機,保衛蘿卜是最愛,觀一人,看萬象,中國古典文化傳承不是文化的流失,是人心在流離。前幾日,不經意間發現一本《古典詩詞》已經蒙上了厚厚一層灰塵,絲絲愧疚悄然而生。于是洗手靜坐,沉靜心思,臨窗而坐,靜靜捧讀,細細琢磨,至臻至美意境隨之而來。
隨手翻到的是宋詞,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映入眼簾,在詩人心里,皎潔的明月,是那么燦爛,那么圣潔,那么懂得“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人間萬象,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情感躍然紙上,使人不禁感慨萬千!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我再次被詩中那美侖美奐的意境所感染,心中升起了一輪被江波洗得純情明麗的皓月,再細細品味,風景畫般的景致,更是使人的思緒有了千流百轉蕩氣回腸的感觸,江水、明月、紅楓、白云、沙灘是那么清新,那么近在咫尺,由遠及近,由虛及實,一幅活生生的畫卷便拷貝在腦海中了,永遠也難以忘懷。“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征程人未還”,不老的秦月漢關見證了金戈鐵馬的滾滾烽煙,也佐證了古老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跋嘁娨嚯y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把綿綿思念,難舍的情懷,殷殷的情愫,無盡的愛戀演繹得淋漓盡致,讀到此,我若女兒身,則兩行淚珠早已晶瑩剔透……
在緊張的工作之余,身居環境優美的甘谷中隊里,風景如畫,夜雨淋淋,一杯香茗,一本古書,就會夢境般聽到卓文君的浪漫琴聲,欣賞到蔡文姬《胡茄十八拍》如泣如訴的思鄉旋律,“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展現了一代才女不計個人榮辱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亦能看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和“青梅煮酒論英雄”的豪邁,也能體會到“夢里尋她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姍處”的柔情。雨夜讀書的情趣樂在其中,在雨夜燈光下品讀,妙處不可言表,空氣的清新,詩中的意境,使思緒蕩滌世間的雜念,升華到一個全新的境界,聽著雨滴聲,捧著經典書,如同面對溫柔可人的紅顏知己,可以敞開心扉向她娓娓傾訴,感悟人生的真諦,享受古詩詞帶來的美妙和快樂。
寂寞時,百無聊賴,問世間情為何物,空發悲嘆;雨夜讀書,心曠神怡,思緒飛奔,明月浮云情萬種;當領略了詩中的意境,也就能感悟到了世間萬物皆有情的道理,也就品味到了雨夜讀書的完美感了。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