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所限,第一段總免不了俗言俗語,且少書二字,免污諸位看官視野。刻骨銘心是那一天,第一次出警的那個夜晚,竟是大年之夜,我和戰友們坐在五樓會議室里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思緒飄在千里之外的家鄉,原本休閑自在的空氣,因為警鈴的不期而至凝結僵硬,恍惚間就坐在了飛馳的消防車里,只覺得閃爍的警燈和脈搏一起跳動,那說不出是激動、興奮、緊張、豪邁還是緊張的復雜情感就在頃刻間便要從血液中噴薄而出!我終于也能踏上戰車,終于不再重復單調的生活,終于也能用行動實踐對著黨旗立下的錚錚誓言。也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舊平凡,但我始終會堅守心中小小的心愿。
后來,我成為了中隊通訊員,參加了無數次戰斗,我們用筆桿戰斗,這些日子里有酸也有甜,我曾在一篇寫鄧四林班長的散文里寫到過文字二字,或許我現在寫的這點東西也算是文字?至少算是青春紀念冊,有意義,便值得稱為文字罷,文字是有些分量的,不敢輕言,但是紅門作為一個勇者無畏智者擔當的希望集散地,救助與被救助,溫暖與被溫暖,愛與被愛,故事總會出現在每時每刻,理性之余瞬間爆發的情感也隨時會襲擊著消防衛士和所有人的神經,有許多的精神力量需要我們去傳遞,需要我們去景仰。記不起多少次感動了,感動之余亦被感動,深夜,出警歸途,牛肉面一碗,慰藉下自己的腸胃亦是慰藉下自己的心靈,加肉一份,非是自加,路人送之。7人7份肉,心靈似乎又暖意融融。滾滾牛肉面熱湯入腸,竟是如此酣暢淋漓,是被肯定?還是其他,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感動人心的東西永遠意味著正能量,自然,只有血肉豐滿的,入骨入心的東西才能感動人,生活了一年多的特勤中隊便是這么一個地方,自不會是回首那人燈火駐,非也非也。很小,細至每一個細胞,細到隨時都會鼻子一酸,心情莫名便激蕩,感動就在不經意間翩然而至。有句話叫做流水不腐,戶蠹不樞,感動便如綿綿流水,入木三分,滴心入肺,或感冒之余的一碗熱水,一顆藥,或站哨之余的一碗余飯,或訓練場上的一份教誨……此中事多,非是一言可蓋之。
茶余飯后,聊讀此文,若能有所觸,吾不孤矣。曾看北大才女楊帆之演講——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心中觸動頗多,便想寫一寫,隨后看到平涼支隊段雅婷于此有所書,甚幸拜讀,亦有所觸,鄉思不免波濤洶涌,免不了寫一寫傷春悲秋之類的詞話,結果未有什么效果。警燈亮起,心情也暫且壓了下去,此時,寫這篇文章,終是自視了一回,原來思鄉之情早已被寄托在了一次次的滅火救援中,化感動為力量,這是一種大力量,非要大智慧、大毅力不可為,我沒有做到,但是我在中隊看到了許多這樣的人,思鄉之念寄托于救人,救人之余的感動反哺思鄉。真情人間也便尋常了,或多年后,你會講上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你我自然心領神會,也可徒笑別人不知所云,笑非恥笑、羞笑,是只有所有消防軍人才能明白的笑。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