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各行各業的深化改革讓中國夢不再遙遠。從理論上來講,千絲萬縷的改革深化最終是黨的改革,把黨的改革意志轉化為國家改革意志。從最根本上來講最終是人的改革。說了兩句高大上的話,再轉過頭來談身邊的現實變革。
就在敲鍵盤的前十五分鐘天水公路路政執法管理處黨總支李少龍書記、曹儉處長和路政科長剛剛離開百花超限檢測站。在百花超限站的大約半個小時,讓我肅然起敬,感覺到共產黨的好干部標準就在身邊。
常態化的不打招呼,百花超限站地處陜甘交界距天水市主城區近130公里,行車大約一個半小時。以往只要知道處領導要來,或多或少都要精心準備,哪怕就是邊邊角角也要過問、過眼、過手一遍。因為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時間足以完成這些留好印象的工作。自從2018年初李少龍同志和曹儉同志主持天水處的黨政主要工作以來,不打招呼的調研基層已經成為習慣性動作,大家也都已經不再有什么不知所措的感覺。日常性的工作已經按照規定的動作在完善中不斷細化增亮。也讓大家真正做到了按照正常的工作區開展,始終如一得做到人不得顧,車不得旋”。更重要的是讓明察暗訪真正成為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對癥下藥內部消化防止擴散。把黨的好傳統“承前啟后,治病救人”落實到了最一線。
因為不打招呼,而輕車簡從。不管是書記下鄉,還是處長微訪,帶給基層的都是沒有“七大姑、八大姨”隨從的那種前探后望的高大上,這一現象,讓基層感覺到了黨政領導摒棄“官本位”,實踐著習總書記所提出的我們的各級領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同樣讓基層感到“麥積煙雨常青松,龍城路政渭水情”,的那種“綠色環保型的政治生態”。
不講套話,不聽取毫無邊際的工作成績,只談問題,解決問題,立刻馬上已成為下基層微訪調研的主旋律,走馬觀花轉為走馬“談話”探花。把有限的時間交給一線職工,談問題,談想法,談思路,真正讓各類要素暢通其流、匯聚融合。做到民主了解后再去集中研究,形成工作思路,形成管理發展意志。
相對城市基層各所,百花超限站是邊遠地帶;相對鄰省陜西百花站人、物、欠缺,但是這里迸發出的精神確是號角響徹山川翠林!這種精神正是來自于黨的好干部的感染。
大道終致遠,從天水處領導班子的轉作風中凝練出的“三變化”,讓龍城路政人更加的昂揚斗志,站在新的航線起點上,天水路政人以“冬春春來”的柔情和海納百川的胸懷認真落實各項路政管理機制,把管理向服務轉型的這一理念融匯到工作的點點滴滴,真正成為甘肅路政的一面旗幟,讓甘肅東大門的這支路政隊伍踏出新的華彩樂章。天水公路路政執法管理處百花超限檢測站:黨海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