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扎實有效地開展鄉鎮、街道網格化管理工作,全面提高社會面火災防控能力,武山大隊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探索解決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瓶頸”性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整合社會資源,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
一、完善工作機制。一是逐級包干。建立了消防部門指導“大網格”,基層鄉鎮綜治網格員及安監站包“中網格”,村(社區)包“小網格”的逐級包干制度。大隊消防監督員掛點15個鄉鎮 “大網格”,每名干部分別掛點 5—6個網格點;15個基層鄉鎮綜治網格員、安監站、派出所掛鉤聯系村(社區);村(社區)“兩委”分包 791個“小網格”責任片區。二是工作例會。結合轄區消防安全工作實際,鄉鎮每季度、村(社區)每月組織召開1次消防工作例會,研究部署消防安全工作,對消防安全重要活動、重大問題等進行專題研究部署。三是定期報告。全縣 220余名網格員開展每日防火巡查,及時排查消防違法行為,并將本網格內的消防安全基本情況,每月定期向鄉鎮消防安全辦公室匯報。對發現的“三合一”等隱患問題,每周向鄉鎮匯報并建立臺賬。四是聯防聯治。鄉鎮整合多方社會監管力量,結合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和區域聯防工作,建立“聯防”“聯!敝贫龋岣叻婪逗偷钟馂娘L險的能力。
二、健全管理體系。大隊監督員對全縣24家重點單位進行點對點指導,督促單位建立“戶籍化”管理檔案,實行“分區分戶、一戶一檔、分檔歸籍”的戶籍化管理模式,并適時更新管理信息和定期報告備案有關消防工作。同時,推動縣政府部門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納入鄉鎮、村(社區)綜治工作考核范疇,按照安全基礎、日常監督、隱患整治、宣傳培訓等 4個方面進行量化評分。對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成效顯著的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給予通報批評,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三、整合防控力量。結合實際,組織網格員對社區和單位開展防火巡查和消防宣傳。并發動基層安監站、綜治網格員、派出所和治安巡防隊員開展日常巡邏的同時,承擔防火巡查、初起火災撲救和消防宣傳等工作。同時,指導各鄉鎮、村(社區)推進志愿消防隊建設,設立公共消防器材配置點,基本完成配備手抬泵、水帶、水槍、滅火器等初起火災撲救器材。
四、營造宣傳氛圍。大隊每年不定期對鄉鎮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公安派出所民警、綜治網格員、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巡防隊員、保安、行政村(社區)“兩委”成員、社會單位消防安全負責人、消防志愿者進行培訓,提升消防安全意識及自防自救能力。同時,在村(社區)建立固定消防宣傳陣地。目前全縣55名派出所消防民警、80名重點單位責任人和管理人、356名村“兩委”負責人全部接受消防安全培訓,部分鄉鎮依托農村文化室、社區服務中心建設消防教育體驗活動室,每月組織開展 1次消防宣傳活動。(通訊員:張小龍)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