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禮縣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原則,以消費扶貧為抓手,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構建消費扶貧長效機制,著力破解農特產品銷售難題,持續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有效助推了特色產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注入了源頭活水。截止8月底,累計實現消費扶貧總額達2.4902億元。
強化組織 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及時成立消費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禮縣開展消費扶貧行動實施方案》,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消費扶貧工作,形成主要領導部署、分管領導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融合聯動的專班統抓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在主要媒體發布《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消費扶貧的倡議》,并積極對接各直播平臺資源,詳細規劃消費扶貧活動籌備、運行及產品供應保障等工作,公平確定實力企業和農特產品供貨商家發展同城配送、直播帶貨、線上餐飲等電商新模式新業態。同時,堅持把消費扶貧成效作為脫貧攻堅宣傳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運用報刊、電視等傳統媒體及快手、抖音和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推介本土農特產品,提升農副產品品牌效益和市場知名度,在全縣上下營造了“人人皆能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愿為”的消費扶貧良好社會氛圍。
壯大產業 提升產品質量標準
科學制定 “一扶一帶”、創業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引導支持各類特色產業持續發展壯大,目前全縣經濟林果面積達130萬畝,中藥材11.5萬畝,蔬菜10.4萬畝,農業特色產業覆蓋貧困村比例達100%。特別是經濟林果中蘋果年產量3.46億公斤、產值達11.94億元,核桃年產量12973噸、產值達9081萬元,花椒產量3391噸、產值達4.07億元。以大黃、黨參、當歸、淫羊藿等為主的中藥材年產量1160萬公斤、產值達1.938億元。同時,堅持把創建名優品牌作為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強產品生命力、助推產業扶貧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全縣“三品一標”認證企業達到19家,“三品一標”農產品生產面積擴大到38.9萬畝,投入使用的特色農產品商標達到72個。先后通過省農牧廳無公害蘋果產地認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認證,成功創建禮縣為國家級蘋果原產地保護示范區。今年7月,成功注冊了“禮縣蘋果”“禮縣大黃”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健全平臺 加快流通網點建設
堅持高標準規劃,全方位發展,逐步建成農村淘寶服務中心、快遞物流配送中心、冷鏈倉儲體系和農產品溯源體系,目前全縣發展應用電商企業(合作社)69家,網店達到1982家,建成村級電商服務及物流服務點320個,打造了蘇寧易購禮縣館、淘寶“禮縣蘋果店”、天貓“鹵城蘋果旗艦店和嵐倉源旗艦店”等品牌網店,并依托郵政在農村快遞中的主體作用等優勢,扶持發展物流快遞公司25家,鄉村物流快遞點350個,鄉鎮物流配送率達到100%。同時,按照統一標準、統一供貨、集中發貨模式,確立禮縣遠亮果業等10家企業為蘋果網貨供應平臺,形成了統一的網貨供應體系,建成禮縣溯源網站和手機APP溯源查詢系統。截止6月底,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約7516.5萬元,同比增長98%。其中隴南長城果汁飲料有限公司蘋出口果汁4225萬元,禮縣遠亮果品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深圳海關出口鮮蘋果、葡萄和鮮梨3107.2萬元。
社會參與 凝聚消費扶貧合力
組織鼓勵駐村幫扶單位、第一書記、幫扶隊員通過等淘寶、快手直播、抖音短視頻等方式,宣傳代言本土農特產品、文化旅游,引導全國網民支持參與我縣消費扶貧。禮縣春天藥業等企業通過“832國扶平臺”推薦我縣農特產品進入國家部委機關采購序列,完成銷售80萬元。縣級黨政領導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相繼在快手、淘寶、抖音等平臺進行“直播帶貨”,幫助銷售禮縣蘋果汁、花椒、土蜂蜜等農特產品,直播間累計瀏覽量達300多萬次,成交1.8萬多單98萬元。全縣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頭參與消費扶貧,每人結合實際以不低于100元的標準采購貧困戶農產品。各類工業企、餐飲企業、社會團體等采購物資優先購買貧困戶農特產品。組織參加“隴貨入嶗”“青島花卉博覽會”等經貿洽談活動,實現東西部協作扶貧消費1839萬元。參加“第五屆全國民營企業合作大會”等大型展會、動員下屬機關司局和事業單位直接購買、協調阿里巴巴等公司幫助銷售等方式實現消費扶貧2156.94萬元。
同步發力 有效拓寬銷售渠道
禮縣廣泛開展“買產品、獻愛心、促脫貧”消費扶貧行動,鼓勵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在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設立消費扶貧專柜、專區,從4月10日全縣首個農產品扶貧專柜入駐禮縣大潤發超市至目前,通過扶貧專柜銷售貧困戶農產品691萬元。創建的禮縣消費扶貧直銷店,吸納80多家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入駐,整合上架全縣特色農產品等200多種。銜接青島市嶗山區、福建省德化縣等地區品牌商場超市等地開設禮縣農產品銷售公益專區、專柜,并協調各大餐飲協會優先購買我縣農特產品。同時充分運用甘肅黨建和掌上農行等各類線上“扶貧商城”以及隴南電商平臺禮縣端,將禮縣農特產品推向全國。5月7日至9日在全縣范圍開展全民電商消費活動,縣級領導帶頭直播帶貨,全縣干部職工帶頭網絡下單,共實現消費額323萬元。成立的全縣首家直播帶貨機構甘肅西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對合作社、網紅和有意愿的貧困戶進行直播帶貨系統培訓,先后24次邀請各平臺主播宣傳推介農特產品達30多種,有10多家電商企業入駐產品實現原產地可追溯管理。截止八月底完成電商消費扶貧2.0906億元。尤其是7月15日,邀請淘寶十大知名主播傾情代言禮縣黨參、蘋果脆片農特產品,3小時售出130萬元,創造了禮縣直播帶貨銷售新紀錄。
深度開發 全力促進旅游消費
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改造升級,全力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和發展“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增收項目,科學編制《禮縣旅游業發展規劃》《全縣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依托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千村美麗”示范村建設等項目支持引導農特產品進景區、進賓館、進飯店,在縣內旅游景點設立禮縣農特產品專區、專柜,打造了禮縣蘋果、禮縣八盤梨、草坪民淋酒、寬川木雕家具等一批具有禮縣特色的農產品、手工藝品等旅游產品品牌。打造“農業觀光+旅游購物”等扶貧產業鏈,先后建成城關鎮磨石咀草莓采摘基地和石橋鎮漢陽草莓采摘基地和羅壩聚朋灣生態園、紅河旺湖山莊等一系列農家樂和農家客棧,構建了“游、購、娛、吃、住、行”一體化旅游扶貧格局,吸引各地旅游者體驗我縣農特產品,實現了旅游扶貧與消費扶貧高度融合,目前,全縣旅游接待人數達30.2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綜合收入3.59億元,新增旅游就業人數200人,新增旅游接待能力300張床位,新增5家農家客棧,3戶農家樂。(供稿:韓文彥)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