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天水訊(通訊員:王志文)一起火災事故發生后,不僅有沖鋒在前的消防員,還有“隱”于幕后的火災調查員和新聞宣傳員。明察秋毫,他們以慧眼探尋事實真相,抽絲剝繭,他們以學識破解層層謎團,他們是“龍城火查員”;用文字記錄、用鏡頭定格,執筆為槍、記錄震撼瞬間,正義發聲、破除謠言中傷,他們是“隴原火語者”。
3月16日,全省消防救援隊伍火災調查暨新聞宣傳比武在天水市拉開帷幕,火災調查員將隨機從15個模擬場所選擇一個展開調查,他們將在一片片廢墟中抽絲剝繭,讓灰燼說話……
真火、真煙、還原真實場景
一點一滴,抽絲剝繭,在廢墟中探尋層層真相,他們是天水火調精英團隊。
根據比武需要,籌備組精心打造集學生公寓、三合一場所、酒吧、KTV、大型商超、酒店客房、婚紗攝影、村民自建房等15個典型且易發生火災事故的現場。據悉15個模擬火災現場均有人員傷亡,現場迷霧重重、火場復雜多樣,火災原因撲所迷離。
15處模擬火災場景,由全省15個參賽隊隨機抽簽展開調查,每支火調隊伍由5人組成。火災調查,往往由廢墟入手,如何讓廢墟說話,考驗的便是火災調查員的“真實功底”。
2號場景門外,貼著一張“封閉火災現場公告”,公告顯示“封閉范圍為警戒標志以內的區域,禁止任何人擅自進入封閉區域,警戒標志撤除時,視為現場封閉解除。”按照往日流程,在裁判的監督下,天水支隊5名火災調查員依法開展調查……
火調、宣傳多方合力,協作擒“兇”
在殘垣中撥轉時間,在灰燼里尋找真相。同一個賽場,火調神探們抽絲剝繭、按蹤尋跡。宣傳尖兵們用筆和鏡頭記錄,用眼睛和心感受。支隊兩支參賽隊隊員們火調求真、宣傳問道、刀光劍影,珠聯璧合戰火場。
本次比武是我省首次采用“火調+新聞宣傳+協作”模式協同開展現場勘查案情分析等工作,第一時間開展火場調查,第一時間組織新聞報道。
進入2號火場后,支隊火調隊員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在火災現場認真查找事故原因,迅速發現了“遇難”人員,一場抽絲剝繭的揭秘之旅正式開始……同時,宣傳人員則有序穿插在隊伍中間全流程全要素記錄火調過程,并開展應急宣傳拉練式比賽。
夜深了,比武帳篷的燈還亮著。PPT怎么制作才更新穎、海報怎么設計才更吸睛,宣傳報道從哪些角度入手、視頻集錦從哪些畫面展開,這樣的頭腦風暴幾乎每天上演……而同樣挑燈夜戰的,還有火調比武參賽隊員。
全方位、全要素,比拼實干能力
當天上午,支隊參賽隊按照抽簽順序進入2號“火災現場”——小叮當少兒托管中心。隨著一聲令下,隊員們迅速在“火場”外拉起警戒線。
熏黑的墻壁、破碎的玻璃窗、變形變色的桌椅、木桌上的插線板……不大的空間里一片狼藉,那么多可燃物,究竟哪里是起火點?火災原因又是什么?
災后紛繁復雜,各種現場障礙,甚至作為干擾項的“偽證”,都考驗著現場火調員的細心和耐心。
在現場,參賽隊員分工明確。隊員們有條不紊地進行環境勘驗、環境勘驗、初步勘驗、細項勘驗、專項勘驗,照相攝像、制圖建模……他們需要通過細致觀察判斷火場建筑物燃燒范圍、破壞程度、煙熏痕跡、物體倒塌形式和方向等蛛絲馬跡,提取各種證據,生成三維立體圖像,重構案發瞬間,尋找火災源頭。
同時,新聞宣傳比武的參賽隊員則全程拍攝,同時將采集到的素材高效編輯成“對外發布”的新聞內容和宣傳產品,用“筆桿子”和“攝影機”一較高下。支隊參賽隊員們紛紛表示,這不僅是一次比武,更是一個高水平的學習平臺,大家因此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比賽過程中,支隊參賽的9名隊員們團結協作、奮勇拼搏,他們擁有對火調工作和宣傳工作的熱忱,和極高的敬業精神,這份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比賽還在火熱進行中,祝他們斬獲佳績、問鼎隴原!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