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天水市

甘谷縣社火記——作者:天水/羅武第

時間:2025-02-11 15:38:53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甘谷縣社火記——作者:天水/羅武第

時值辛亥,月建戊寅,歲在乙巳,甘谷社火之盛,空前絕后。新城路上,人潮涌動,水泄不通。

此盛會名曰“非遺賀新春·歡樂甘谷年”,涵蓋“金蛇鬧新春·小康甘谷年”“古冀煥新顏·錦繡甘谷年”三大板塊。由五十六輛彩車、三十四個方陣、十五個板塊匯聚而成,陣容之浩大,前所未見。

如此安排,實含深意。五十六輛彩車象征五十六個民族,三十四個方陣寓意三十四個行政區域,十五個板塊代表十五個鄉鎮,皆彰顯紅心向黨的堅定信念。眾人邁新步、踏征程,于新時代勇毅前行,齊心協力,共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偉大征程,氣勢磅礴,蔚為壯觀。

甘谷社火,源遠流長。每逢新春,其景壯美,乃邑中重要民俗文化活動。融合諸多傳統儀式與藝術展示,承載數百年沉淀、民俗延續,實乃甘谷文化之瑰寶。

冀城素有華夏第一縣之稱,乃人文始祖伏羲誕生之地。社火之源,起于祭祀,為社祭之變遷,意在祈求祥瑞。匯聚祭祀、雜戲、雜耍等元素,展現邑人豐收之喜,蘊含未來美滿期望,意韻深遠。

冀城社火,主要有造型社火與表演社火兩類。造型社火注重人物造型與工藝呈現;表演社火則于場地演繹搏斗之景。社火角色多樣,如正紅、二紅、老生、胡子生、黑花臉、紅花臉、小生、武旦等,各自服飾、臉譜獨特。臉譜藝術獨具匠心,令人稱贊。

是日,吾置身人潮,僅捕捉數景,與君分享。

大像山鎮龍獅隊方陣領銜,氣勢恢宏,拉開表演帷幕,彩車方隊排成一字長龍,主打“蛇”元素,一場民俗文化盛宴就此開啟。

八里灣、禮興的農耕文化展演,精妙絕倫。以田疇為背景,農具依次排列,皆為往昔農耕所用。耒耜、犁鏵等農具,雖歷經歲月滄桑,然先民勞作之景仍歷歷在目。觀之,仿若能聞牛哞,見農人扛鋤于田壟,揮汗奔波。其間,更有農事技藝展示。耕牛拉犁,翻起黑土千層,似為大地繪錦繡;播種之人,手撒谷種,如天星落田間。觀者中,孩童睜大雙眼,滿是新奇;老者觸景生情,憶起年少歲月,勞作雖苦,田園之樂卻難以忘懷。還有鄉間俚曲、民俗舞蹈穿插其間。歌聲悠悠,唱盡農家四季辛勞;舞姿翩翩,舞出田園生活情趣。眾人或歌或舞,以表對農耕文化之敬重,對鄉土之深情。

安遠、大石、西坪、金山高蹺,聲名遠揚,每逢佳節,大放異彩,成一方盛事。表演時,觀者如堵。高蹺藝人,腳踩丈余木蹺,仿若凌空踱步,悠然登場。步伐輕盈,身姿矯健,超凡脫俗。藝人服飾鮮艷,依傳統故事與角色而定。或扮楊門女將,英姿颯爽;或演白蛇傳,人蛇之戀,妙趣橫生。臉譜勾勒精細,色彩絢麗,人生百態,清晰可見,盡顯傳統藝術之精妙。且高蹺表演,技藝繁多。時而碎步快跑,如流星追月;時而穩步慢行,似閑庭信步。或兩兩相對起舞,身姿交錯,如比翼之鳥;或眾人共舞,隊列整齊,似列陣之兵。更有甚者,于高蹺之上,做出驚險動作,翻騰跳躍,觀者驚呼,心懸一線,藝人卻從容淡定,贏得滿堂喝彩。表演之際,鑼鼓喧天,節奏明快。鑼聲鏜鏜,如雷貫耳;鼓聲咚咚,似地動山搖。其聲與藝人動作相得益彰,更增表演熱烈氛圍。

磐安鎮的扭秧歌備受歡迎且獨具特色。舞者身著鮮艷服飾,手持彩扇或綢帶,笑容滿面。步伐輕盈有力,身姿婀娜,動作充滿活力與韻律。彩扇上下翻飛,如盛開之花;綢帶空中飄舞,似絢麗彩虹。扭秧歌隊伍中,有白發老人,以嫻熟技藝展現歲月沉淀;有朝氣青年,用激情活力傳遞生活熱愛;有天真孩童,在模仿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圍觀者被歡快氛圍感染,掌聲、歡呼聲不時響起。眾人紛紛掏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與親友分享喜悅。

謝家灣的扇骨、西關中學和西城區九年制學校的擂鼓,像山鎮、姚小的腰鼓表演,震撼登場,觀者驚嘆,為校園增光,在邑中傳為佳話。車載鼓陣排列整齊。鼓身巨大,飾有彩繪,紋路如龍游云海,形狀似虎踞山林,盡顯古樸雄渾。鼓手們英姿颯爽,身著干練服裝,神色激昂,似胸懷壯志。忽聞一聲令下,鼓樂驟起。開頭之聲如炸雷破空,瞬間開啟天地氣象;接著鼓點如驟雨擊瓦,密集有序,仿若千軍萬馬沙場奔騰,萬馬原野嘶鳴。鼓手們雙臂揮動,擊鼓有力,鼓槌起落,如流星飛掠,似蛟龍出海。再看那動作,變化無窮。或騰躍蹦跳,似靈猿攀樹;或旋轉轉身,如飛燕穿林。鼓手們身姿矯健,配合默契,一隊擊鼓,一隊呼應,節奏錯落有致,聲浪起伏不斷。時而緩慢深沉,如暮鐘回蕩,訴說歲月滄桑;時而急促激烈,如烽火燃空,彰顯青春熱血。擂鼓之時,觀者熱血沸騰。學子們神情振奮,心隨鼓動,仿佛于鼓音中見歷史風云變幻,感先輩奮斗精神。老師們亦面露欣慰,贊鼓藝精妙,更夸學生活力。

腰鼓、扇鼓、擂鼓、抬鼓表演,不僅是技藝展示,更是文化傳承。鼓,聲震天地,氣勢豪邁,向來是華夏精神象征。今于校園奏響,激勵人們奮進,傳承文明薪火。愿鼓韻長傳,校園興旺,人才輩出,永載時代光輝。

各個舞蹈學校、武術團體異彩紛呈,為社火增添亮麗風景。舞蹈學校學子,身姿靈動,以優美技藝演繹故事,展現青春活力與夢想。武術團體成員,剛勁有力,招式整齊,彰顯中華武術博大精深,傳遞堅韌勇氣。他們的精彩,展現時代風采,激勵吾輩勇往直前。

舞獅子、跑旱船、扭秧歌,武術表演,狀元及第、衣錦還鄉,八抬大轎、豪門嫁娶,花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大姑娘綻放時裝秀,辣妹子舞出高原紅,古城舊民俗,今日新風尚……甘谷社火,場面宏大,精彩不斷,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吾僅領略點滴。僅述幾個場面罷了!

今逢盛世,元宵同歡。甘谷諸鄉鎮與單位社火表演隊伍,行于街巷。一時之間,爆竹連天,鑼鼓震地,共繪正月熱鬧之景。村民或參與社火,或觀看社火,談論豐收之樂,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此習俗傳承久遠,為邑中佳節增色添彩,凝聚鄉情,使民俗文化延續不斷。甘谷社火意義重大:一為傳承文化,源于對土地神與火神祭祀,乃社祭演變,融合多種傳統儀式與藝術形式,盡顯甘肅深厚底蘊與悠久傳承;二可慶祝節日,多在農歷臘月舉行,為年節必備,增添喜慶氛圍;三能祈求美好,承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愿望,部分表演寓意斬除孽緣、不公與苦痛,傳遞吉祥;四可促進社區團結,作為居民共同參與、共同慶祝盛會,加強交流互動,增強社區凝聚力與向心力。總之,它是底蘊深厚的傳統表演,亦是人們節慶時祈求愿望、團結社區的重要方式。

詩云:

喜看春潮涌動中,冀城街巷社燈紅。

聲聲鑼鼓驚天宇,陣陣歡歌震碧穹。

歲歲豐收憧憬美,年年兆瑞愿心同。

傳承民俗風情厚,祈福將來更興隆。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