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在線天祝訊 今年以來,武威市天祝縣公安局松山派出所立足“派出所主防”職能定位,以加快構建現代警務為牽引,將“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作為夯實基層社會基礎的重要抓手,全面推動工作重心向防范治理轉變,有效筑牢了基層社會平安根基,全力實現社會治理從“控事穩局”向“深耕善治”轉變。
聚焦機制構建 完善主防體系
“派出所是平安建設的神經末梢,也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我們著力在主動警務、預防警務上下功夫,將派出所工作重心轉移到源頭防范管理等基層基礎工作上來。”松山派出所所長王鵬說。做強主防指揮中樞,優化警務運行模式,持續推進“一隊一室”實體化運作,設置敏感警情管理、侵財警情研判等崗位,不斷完善“一隊護衛協作、一室支撐一隊”警務運行機制,緊盯警情打處,力爭快偵快破。推動社區民警工作模式轉變,由“下社區”轉變為“在社區”,全力做好矛盾糾紛調處、治安要素管控等工作,不斷夯實基礎工作,將矛盾糾紛處置在前端,化解在萌芽。優化巡防勤務,科學動態布警,深入推進“亮燈巡防”工作,在派出所快速反應的基礎上,分別在流水溝峴子、6號移民點岔路口、大圈灣等重點地段科學布置移動警務力量,做到以點帶面,快速出警,常態化巡邏,全面壓降可防性案件。
聚焦風險防控 做實主防主業
“那就這么說好了,我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糾纏不清了。”在派出所民輔警的耐心調解下,雙方當事人冰釋前嫌,握手言和。作為天祝縣移民搬遷最大的鄉鎮,具有轄區人口流動大、重點場所多、社會治安復雜等因素,松山派出所以矛盾糾紛“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緊盯警情處置“后半篇文章”,推動責任部門和屬地落實化解,堅決做到動態排摸、重點盯辦、閉環銷號,積極依托“警調對接”“警司聯調”等多元化解機制,全面提升矛盾糾紛化解質效。同時,聯合社區、村組成立專職流動人口管理隊伍,以“入戶走親”工作模式開展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成效。以常態化治安清查行動為抓手,深入推進行業場所管理工作,全面開展隱患排查治理、重點部位管控、安全宣傳教育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行業場所自主管理能力,積極發現、督促整改隱患問題。今年以來開展行業場所治安清查20場次,發現并督促整改隱患點11處。
聚焦長治長效 拓展主防渠道
“我們都是老住戶,對村上情況知根知底,幫助民警做好防范工作,是我們的義務,也是對自己安全負責。”鞍子山村村主任(義警隊長)任成奎介紹說。緊密結合轄區治安特點,積極發動社區、村組干部、義警參與社會治理,打造過硬群防群治隊伍,圍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電信網絡詐騙預警防范、社情民意信息采集、走訪幫扶困難群眾、交通安全宣傳及勸導等平安護航巡防活動,推動平安宣防、矛盾調處陣地前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依托“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深化“強基護安”,全面排查化解易引發案事件的各類矛盾糾紛,做實轄區實有人口和外來暫住人口動態管理,點對點、面對面開展防詐、禁毒、拒賭、防盜、交通安全等宣傳教育,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貫徹好,努力打造高等級“楓橋式”派出所創建天祝樣本。今年共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50余次,覆蓋群眾2萬余人次。
警務前置防風險,主動預防保平安,服務群眾促共富。武威市天祝縣公安局松山派出所將把派出所建設擺在首要突出位置,加快構建“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強化大數據賦能基層警務實戰,扎實推進預防犯罪、服務群眾、參與社會治理主責主業,夯實公安基層基礎,更好維護社會穩定,守護人民安寧。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