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拓寬農產品流通渠道,增加農牧民收入,宕昌縣加快推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程建設。按照電子商務進農村領導小組安排,由電商中心組織人員深入各鄉鎮,圍繞站點選址和合伙人確定、工程質量及進度等內容,現場查找問題,協調實施企業和鄉鎮站點負責人整改落實,確保將該項工作落到實處,成為正真服務于我縣農村電商發展的有效載體。
目前正在建設的有縣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1處、17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16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有部分鄉級服務站和村級服務點已經建設完成。
電商人才培訓目前正在開展中,培訓涉及計算機操作、電商基礎知識、網店運營技能等內容。該項目的實施,對有效解決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快推進“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和電商助推農業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如何解決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 提高部門和鄉鎮重視程度
二、 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政策支持、注重培育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全力實施好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項目。重點解決六大問題:
(一)、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由實施企業隴南領軍電商有限責任公司總負責,商務、電商中心監管,保障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 重點解決三級電商服務體系運營不規范、農村電商人才不足、網商結構不合理、網店運營水平不高等實際問題。
1.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必須包含電商培訓區、電商孵化區、農產品網銷運營區、農特產品交易展示區及大數據信息中心等功能模塊),作為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為本土企業、創業者提供商務辦公、產品展示包裝、推廣營銷、電商人才培訓、技術交流、創業融資等集成性服務。
2.鄉鎮電商服務站建設。必須整合“萬村千鄉”服務店、農資經營門店、創業者經營場所等資源,建設17個鄉鎮電商服務站,8個已建成的鞏固升級,集中為鄉鎮及周邊區域提供代買代賣、充值繳費等綜合電商服務。
3.村級電商服務點建設。鄉鎮的職責是協助實施企業選準場地和合伙人,盡量利用村級辦公陣地、村級便民服務點、金融便民取款點、郵政便民服務站等資源,建設村級電商服務點200個,完善水電氣繳費、商品代購、寬帶話費充值、火車票飛機票代購、酒店預訂等便民服務;收集、發布農產品預售信息,逐步推進農產品訂單種植,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吸引返鄉大學生、務工人員回流創業。
(二)、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任務,由實施企業縣郵政公司總負責,商務、電商中心監管實施,重點整合全縣物流資源,解決全縣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大數據信息采集及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
1.縣級電商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建設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縣級電商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四通一達”、“京東”、“郵政”等快遞物流企業集中入駐、規范經營。按照站點所需購置中小型貨車、冷鏈運輸車、摩托車等運輸設備,對支持車輛必須統一標識,利用車體廣告擴大農村電商宣傳面。
縣級物流中心是集倉儲、分揀和配送于一體的區域物流中心,其目標是完成區域內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是本縣域內部物流運作的樞紐和指揮中心。必須具備倉儲配送、信息集散、展示交易等基本功能。
2、 鄉鎮分撥中心建設
鄉鎮分撥中心主要職能是承接縣域和鄉村之間的物流中轉和配送。分撥中心的建設在選址上要綜合考慮周邊地區的物流需求,同時需要科學規劃物流車輛的運行時間節點和路徑,盡可能提高物流運作效率。
3、 村級配送網點建設
村級配送網點的主要職能是快遞包裹的代收代發,此外村級配送網點更多的是承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例如網絡代購代銷、信息服務、便民服務和金融服務等。村級配送網點的建設主要應解決配送網點的選址問題。優先選擇村落里已有的小賣部、小超市,或者郵政點、供銷合作社網點等。最后,建設時需要疊加網點的信息服務能力。一般來說,村級配送網點同時也是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需要建設一定的信息基礎設施,如電腦、網絡、展示貨架等。
(三)、農產品品牌建設及可追溯體系建設任務,由華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負責實施,商務、電商中心及其他相關部門監管,重點解決全縣網貨產品標準化、規范化、縣域電商產品品牌培育、營銷宣傳及體質增效等難題。
1.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設。建成宕昌縣農產品溯源系統,健全“三品一標”、“一村一品”等基礎數據庫,以中藥材和土蜂蜜為切入點,選準5—10個種植(養殖)基地、5——10戶加工合作社企業、采集種植(養殖)、加工)包裝、檢測、運輸、銷售等關鍵環節信息,設置系統預警,購置檢測設備和數據收集終端,最終選擇5——10種產品生成追溯條碼,實現“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質量可查、責任可究”。
2.農產品電商供應鏈體系建設。打造3個特色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引導10個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業企業、合作社發展電商,完善農產品生產加工技術標準化規程;為部分獲得認證資質的企業配備農產品檢測專業設備。
3.農產品電商營銷體系建設。在淘寶、蘇寧、京東等大型平臺分別至少建設1個“宕昌特色館”,圍繞中藥材和旅游電商,建成綜合型線下體驗館2家,培育個人創業網商不低于100名。選擇5-10個農特產品開展線上宣傳推廣,進行專業的包裝及品牌打造,樹宕昌黃芪(宕昌四大宗藥材)專用品牌形象,帶動其它農副產品線上銷售。重點包裝推廣特色農產品、官鵝溝景區旅游資源等。
(四)農村電子商務培訓體系建設,由領軍電商有限公司總實施,商務、電商中心及其他相關部門監管,重點要突出服務本地化,組織當地院校、社會組織參與,或引進培訓機構,對全縣合作社農民、創業就業人員、電商轉型的企業和政府人員開展電商理念培訓、技能方法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培訓等不同層次、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培訓。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培訓實踐教育機制,對培訓進行跟蹤,提供后續實踐引導和服務,確保培訓實效。
三、部門協力、齊抓共管
各部門要進一步明確責任,加強配合,按照“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多方共贏”的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努力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良好格局。縣商務局負責統籌督促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建設,制定項目建設相關管理制度,草擬電商扶持政策。縣農業局、質監局配合項目實施企業做好協調工作,推薦確定項目實施基地、協會,制定標準化生產規范,指導企業包裝、檢測、推廣農特產品。縣旅游局負責篩選、包裝、推廣旅游產品和旅游景點。縣工信局負責督促網絡運營商加快行政村網絡建設,實現農村網絡全覆蓋。縣人社局、廣電局局、團縣委負責銜接具備電商知識及教學經驗的培訓機構或團隊,向黨政機關、農村居民等群體普及電商基礎知識,對本土企業、創業網商進行電商創業及就業技能培訓;負責大力培育電商創業青年,提供創業政策支持。縣郵政局負責盤活國有資產,引導社會資本,采取自營或承包形式,開展物流進鄉鎮、村級站點、農戶物流運輸活動。縣電商中心、各鄉鎮負責配合實施企業篩選農村電商和物流服務站點,做好宣傳動員工作。縣委宣傳部負責做好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的宣傳報道和氛圍營造。其它相關部門根據各自單位的職責,盡職履責,共同推進項目實施。
四、督查督辦。將各相關部門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縣督查辦每季度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督查,制發《督查通報》,定期考核評價各相關部門工作推進情況。各相關部門要根據項目的驗收標準、時間進度、層層分解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及時報送工作進展情況,確保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實施工作取得成效。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