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傳統藝術 > 曲藝報道

慶陽市環縣皮影進校園——“皮影之鄉”的傳承人

時間:2019-10-16 19:22:0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慶陽市環縣皮影,甘肅省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環縣——被譽為“中國皮影之鄉”,環縣道情皮影,是環縣特有的一種民間傳統文化藝術,被國家文化部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環縣道情皮影是秦隴文化與周邊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相傳產生于宋代,民間俗稱“燈影戲”、“牛皮娃娃”、“老道情”,采取“借燈、傳影、配聲以演故事”的手段,融民間音樂、美術和口傳文學為一體,成為當地人民傾訴情感、豐富文化生活和承擔祭祀、過關、還愿、節慶等習俗的綜合性藝術。明、清時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清末經“環縣道情皮影大師”解長春的改革、創新和完善,使這一民間藝術達到鼎盛。

環縣人喜愛道情皮影和陜西人喜愛秦腔一樣,不管男女老幼喜歡看皮影,聽道情,每個人都能喊兩嗓子。在大山深處的山坳里、田野里干活中,趕著牲口一邊干活一邊唱著道情,干農活都不覺得累。環縣是道情皮影的發源地,所以,人們對道情皮影情有獨鐘。

環縣道情皮影以它的藝術魅力越來越被當地人所喜愛。環縣道情皮影進過中南海,為老一輩國家領導人進京演出,多少次跨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外國友人演出,被譽為“東方的魔術”。

目前,環縣皮影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民間傳統文化藝術,而是一種產業。有多少人從事皮影制做,皮影演唱職業,帶動了環縣脫貧攻堅。為使這一民間文化藝術得到傳承,使之進一步發揚光大不失傳,環縣皮影已經進入校園,走進課堂。目前,環縣部分有條件的中小學都開設了道情皮影課目,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對有喜愛需求的學生進行傳授,從而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學有所用。

這是環縣職業中專學校皮影班的學生,正在學唱道情皮影。

圖為學生挑皮影

圖為學生學拉二胡

圖為 職中學生上音樂課中

環縣職業中專專門開設了皮影課,有皮影演唱、皮影制做、二胡、嗩吶等樂器專業課程。

學吹嗩吶

道情演唱中所用的樂器一應俱全。

 

學拉二胡

圖為環縣南關幼兒園老師為孩子們教唱道情皮影。

環縣南關幼兒園孩子們挑皮影

環縣南關幼兒園“皮影樂園”。

眺!孩子們學唱皮影有滋有味啊!

皮影,也是這群可愛的孩子們所喜愛

教皮影

環縣南關幼兒園老師為孩子們教皮影。

環縣南關幼兒園老師為孩子們教皮影。

圖為環縣南關幼兒園老師在教孩子們認識皮影。

圖為環縣虎洞小學皮影班的孩子們在學唱道情皮影。

圖為環縣虎洞小學皮影班。

圖文:譚鈞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