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半臺戲劇照
近日,涼州半臺戲精品劇目提升和培訓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文化館拉開序幕,這是武威市涼州區首次對省級非物質文化進行精品打造和提升培訓。培訓時間為25天,培訓對象為涼州區羊下壩鎮七溝村半臺戲傳承人。
涼州半臺戲,又稱“半臺小戲”,是流傳于涼州民間的一個傳統戲曲品種。涼州半臺戲誕生于農村,其觀眾亦多以農民為主,后來逐漸走向城市,其觀眾面亦擴展到市民、商人,社會影響逐漸擴大。隨著專業戲班的勃興,半臺戲逐漸走向了衰落。它從興起到式微,經歷了近百年時光。
涼州半臺戲劇照
涼州半臺戲以當地的民歌俚曲為基本聲腔,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一方面大量吸收了陜西眉戶的曲牌聲腔,別一方面逐漸引進了蘭州鼓子的行腔伴奏。涼州半臺戲的音樂屬于曲牌連綴體。從構成上看,它分別有器樂曲牌、唱腔曲牌和鑼鼓經構成。從調式上看,它多由宮、徵調組成。主奏樂器為三弦,伴以其他弦索。半臺戲的音樂原始古樸,風趣幽默,短小整齊,好記易唱,唱腔中沒有過大的起伏,貼近生活的戲劇情節和富有特色的涼州方言,使其更顯古樸稚拙。
涼州半臺戲因其人員設施和服務對象的制約和引導,其劇目以傳統折子戲和風趣幽默的生活小戲為主。常演的較有名的劇目有《李亞仙刺目》《田三婆倒灶》《兩親家打架》《三娘教子》《張連賣布》《劉海撒金錢》《小放牛》等二十余種,其風格以粗獷通俗見長,適于農村鄉野娛樂。
涼州半臺戲舞臺雖小,但表演卻面面俱到,生活里有的,故事中講的,聚散離合,悲喜憂愁,酸甜苦辣,陰晴圓缺,統統搬上舞臺,演繹出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文/羅赟鵬)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