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傳統藝術 > 曲藝報道

隴南:古老高山戲登上大舞臺

時間:2015-03-18 14:51:59來源:每日甘肅網編輯:小柒姑涼點擊:

2月15日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都高山戲在隴南禮堂上演,演員都是來自隴南市武都區龍鳳鄉、魚龍鎮的普通村民。

  演出在高山戲把式歌舞《踩臺》中拉開帷幕。演員們身著艷麗的高山戲服,手拿搖扇,步點跳動地登上舞臺。表演者中,年長的有60歲,年幼的才剛滿6歲,無論老少,表演起來都有板有眼,有模有樣。演出中,演員們配合曲折的劇情,以精彩的唱腔和生動的表情、動作,把不同角色的內心世界表現得酣暢淋漓。

  傳統高山戲劇目《開門簾》,由“把式”和“旦角”演繹,“把式”手拿蒲扇,以“鳳凰三點頭”的舞步在臺上婆娑起舞,質樸颯爽。旦角們頭戴“昭君戴”,衣著鮮艷、亮麗,搖曳多姿,頗具特色。隨后,高山戲小唱《夸武都》《更上一層樓》《回娘家》等劇目相繼登場。進行了再創作的傳統高山戲,彰顯出傳統藝術的發展與傳承,更表達了演員們熱愛家鄉和對美好生活的贊美。

  武都高山戲,又名高山劇,為甘肅省獨有的兩大漢族特色劇種之一(另一個為隴劇),發源于武都區魚龍鎮、龍鳳鄉,主要流傳于武都區魚龍、龍鳳、隆興、金廠、龍壩、馬街等鄉鎮,已有700年左右歷史。2008年,武都高山戲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世紀60年代,我父親將一場略顯粗糙的‘高山戲’帶進了武都城。時隔50年后,在區文化部門和魚龍鎮上尹村村委會主任尹小濤的支持下,我將經過深度挖掘、整理并創新的‘高山戲’奉獻給隴南市民。”36歲的尹利寶是“高山戲”的第五代傳人,一直致力于“高山戲”文化研究。他說,武都高山戲是中國戲劇演變過程的活化石。從最初先民們的簡單祭祀儀式,到最后的“講故事”,無一不在“高山戲”中體現。原汁原味的地方戲就如博物館藝術,如今,古老的地方劇種從農村的土臺子走上了大舞臺,古老的戲劇藝術正煥發著新的光彩。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