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它的載體十分廣泛,通過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以及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得淋漓盡致, 紅紅火火的窗花象征著年的喜慶、吉祥、幸福、美滿。 它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20世紀60年代,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墓出土的公元6世紀南北朝時期的五幅交尾的對猴、對馬、對蝶和幾何形團花剪紙,便是今天能看到的中國最早的團花剪紙。不同剪紙寓意不同,我們常見的十二生肖的寓意是以幸福平安、驅災辟邪以及福、祿、安、康等內容為主;魚則表達著年年有余的意思;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祿、壽、喜、財五種福氣;娃娃、蓮花的圖案象征多子多福;福字則代表了福祿吉祥的寓意;牡丹代表了富貴、吉祥、美好的寓意。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和其女兒樊江華女士參加剪紙活動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簡介】任英珍,女,1951年出生于山西省永濟市南蘇村。永濟市民間剪紙藝術協會會員、永濟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自幼酷愛民間剪紙,在母親的影響下,耳濡目染,傳承了中國婦女勤勞靈巧的生命基因和民間剪紙藝術精髓。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和其女兒樊江華女士參加剪紙活動
她常以身邊的所見所聞和民間傳說為題材。“剪隨心意走,圖如幻化來”翻折的一張張紅紙,一把剪刀,在任老師手指飛舞間片刻功夫便會剪出各種惟妙惟肖的剪紙,一幅幅精致的剪紙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十二生肖、年年有魚、金魚、梅花、蓮花、福字等各種各樣寓意吉祥幸福的圖案躍然手中。任老師的剪紙內涵豐富、栩栩如生,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梅蘭竹菊》《福娃》、《桃園三結義》等多幅作品在省級、市級剪紙、書畫刊物及多家報刊刊登發表,深受社會各界人士喜愛,叫人愛不釋手。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參加剪紙活動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和其女兒樊江華女士參加剪紙活動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和其女兒樊江華女士參加剪紙活動
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英珍老師和其女兒樊江華女士參加剪紙活動
【任英珍剪紙欣賞】
梅蘭竹菊
福 祿 壽 喜
作 品 欣 賞
鼠年“鼠”你最棒
紅紅火火過大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
身體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順利、
心想事成!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