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傳統藝術 > 藝術熱點

仙人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傳奇故事——作者:仙小康

時間:2025-08-30 15:58:57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仙人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傳奇故事——作者:仙小康

中國甘肅在線訊(趙小春報道)

仙人崖南峰“千手觀音殿”

和合二仙肩并肩,從今之后得安然

放心大膽向前走,管教名利勝從前

nEO_IMG_1.jpg

在天水驚奇發現,秦州十大景觀之一的仙人崖,堪與被譽于“世界第八大奇觀”的西澳波浪巖相媲美。從麥積山石窟景區出來,我問滴滴師傅,除了麥積山、伏羲廟、南郭寺等景點外,天水還有什么地方好玩?師傅說仙人崖的景區也不錯,距這里只有十幾公里,要不要我現在送你過去?當時我心里在嘀咕,是不是司機師傅想繞道多掙我的錢,故意給我推薦的這個地方。過去沒聽說過,用手機在網上一搜果然有,距離只有十幾公里,我告誡自己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萬一是真的要去,就要走回頭路,于是我就給司機師傅說去。經過一段山路,不到20分鐘,我就來到了仙人崖景區,原來這里是國家的5A級景區,于是我笑了自己的孤陋寡聞。進入景區,我才驚奇的發現,這里堪比澳大利亞的波浪巖。兩個頂點的相同點:同為巖石上的壁畫,記錄了歲月的滄桑。不同點:一個淡抹,一個濃妝。波浪巖在海平面上,由巖石的風化和海水的長期作用而形成,屬于一種自然景觀。仙人崖在半山腰上,由巖石的風化和雨水地侵蝕所形成,伴有大量的神奇傳說及寺院人文景觀。波浪巖與最近的城市珀斯500多公里。仙人崖與天水市僅有65公里,便于游客游玩。這里非常感謝滴滴師傅的推薦,讓我有了這一發現,給我留下這美好的記憶。下面我用兩張圖做比較,看看我說沒說假話?

nEO_IMG_2.jpg

仙人崖南峰“千佛崖”與佛有“緣”

nEO_IMG_3.jpg

仙人崖大殿《靈應寺》

仙人崖大佛殿進門的右手碑文是明朝“永樂皇帝的一道圣旨”,永樂皇帝是朱棣。有他仙人崖避難后,當上皇帝仙人崖還愿的故事傳說!鹅`應寺》三個字是朱棣親口封的。一道圣旨保存了幾百年后,燒毀于文革時代積極分子手中,寺內僧人釋正德和尚幾十年獨守仙人崖文物寶庫“功德無量”九十年代中往生“極樂世界”。仙人崖山下以北小村莊叫“朱家后川”。 朱家人占百分之90%,相傳是永樂皇帝朱棣的后代子孫。下圖是仙人崖大殿《靈應寺》

nEO_IMG_4.jpg

十八年前的往事

中共大典五十九,炎黃兒女手拉手。

又是國慶黃金期,仙人湖畔鶯歌舞。

作於2008年歲次戊子年國慶節

人生如夢似水流,

半世勞碌空白頭。

隱居仙境學黃老,

愿為緣人解疑愁。

記得我在仙人崖搞預測編寫《軒轅歷書》時,使人感到是我一生中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2008年農歷四月初八日(公歷5.12日)的一天。天色晴朗風和日麗,仙人崖景區遊人絡繹不絕,中午炎陽似火。仙人臺右邊石桌旁一棵參天古松,像一把大傘似的遮住了火辣辣的太陽。仙人臺面積不到兩平米,石桌前面擺放著一條石凳和兩個石鼓,我坐在石桌后面的的石凳上,面南背北,石桌左手向上30米之處,又是一平臺。靠后雄峰壁立,周圍群峰環抱,鳥語林密。制高點就是玉皇頂,海拔高約一千六百多米,登上頂峰俯視周圍,群峰拱峙,萬山朝歸,仿佛一朵盛開的寶蓮,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透過林梢向西南方望去,仙人湖水色天光交織輝映美景如畫。清代道光年間,仙人崖住著一位高僧黃佛羲,朝庭武俠岀身,深知天文地理風水之道,看破紅麈,隱居此地。他博學多才,文武雙全。擇于此地參禪悟道。

此乃風水寶地,“云中仙座,必産圣賢之輩”。玉皇殿山門的墻壁上有這樣一首詩:

”仙人送燈仙人崖,仙人庵下仙人臺。登上仙人玉皇頂,云中仙座結秀胎"。這首詩是誰作的,看不清姓名也無從考證。后被粉刷視而不見。玉皇頂下邊正南方就是千佛崖懸壁千仞,蜂房似的佛窟點綴崖面,傳說每逢佛陀圣誕之夜,窟內佛燈千盞,但見仙人崖南峰燈火通明。驚動了天宮中七仙女下凡觀燈,樂而忘返。惹怒了王母娘娘,差動南方火帝真君,火化千佛崖,燒毀了臨空棧道,從此以后,千佛崖再也無人攀登了,《仙人送燈》緣由此起。

千佛崖下寺院叫石蓮寺。明代永樂皇帝避難于此,登基后御筆親題“靈應寺”三個字。坐著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靈感異常。寺內僧人釋慧安法師,貌若淨空,長眉善目,退休老干部,有較高的文化修養,進入佛門悟道修法,待人慈悲善良又懂醫學,為有災難求神拜佛的人解災救難,幾十年如一日,深受廣大眾生的愛戴。往生后安葬在靈應寺西峰之下。南峰寺廟以下300余米處就是仙人臺,是通向南庵五峰六寺的必經之路。

nEO_IMG_5.jpg

當步入創編《軒轅歷書》預測實踐當中,有趣的事和不愉快的事情是很多很多的。這是對我人生的一大考驗鍛煉!跋扇搜隆笔俏业囊凰烊淮髮W,十多年的學歷,使我獲得了許多知識,獲得了思想認識上的提高,開闊了眼界,懂得了什么叫生活。富貴官祿,貧窮下賤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步環節,也可以說是過眼煙云。得意時不要忘形,失意時不要失志,一年羊年,一年馬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上上下下,反反復復這都是人生中命運的安排,誰也逃不脫命運的作弄,何須怨天尤人呢?在這所天然的學府里,樂也有,愁也有,好也有,壞也有。有時候晴空萬里,春光明媚,像一朵綻開的花朵,會引來無數觀賞的遊人開心作樂。有時候突然陰云密布,寒風四起。找不到遮風避雨的港灣,無藏身之地。這使我適應了各方面的環境,得到了生存生活上的錘煉。逆境中能從容鎮定,適應于任何場合,為堅持編著《軒轅歷書》的全部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把溫暖送給緣人,使患者減輕痛苦”這是我一生最終的目的。

仙人隱士: 崇一子

nEO_IMG_6.jpg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