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民俗藝術 > 民俗風情

隴右漢藏聚合之地------臨潭(一)

時間:2015-09-02 15:43:0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臨潭,古稱洮州,是一塊粗獷、豪放、富有神奇的土地,千百年來一直是隴右漢藏聚合;農牧過渡,西進東出,南聯北往的門戶,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茶馬文化、土司文化倍受甘肅省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勤勞勇敢的洮州各族兒女,在這片古老的熱土上共同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歷史文化。新城的端午節迎神賽會是獨具藏鄉風俗與江淮古風的民俗文化。風情獨特,源遠流長,歷時五百多年經久不衰。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勤勞智慧的洮州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古老、深厚、獨特的洮州文化煥發了新顏,為臨潭的經濟多方位發展搭建了平臺。(攝影:梁劍)

        洮州衛,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升洮州千戶所置,今甘肅省臨潭縣東新城。

        洮州衛城位于甘肅臨潭縣城東3 5公里的新城鄉新城村。俗稱新城,與舊城(舊洮堡址)相對。據《洮州廳志》、《洮州衛城竣工碑》載,為明洪武十二年(1379)西平侯沐英所筑,明、清兩代多次重修。1913年后為臨潭縣城。

        洮州衛城的端午節迎神賽會在今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縣的新城鎮,有一座古老的城垣,其建筑在四山環繞之中。城北有大石山(也叫朵山)、三角石山、鳳凰山等,城西南有煙墩山,東南是仁壽山(俗稱墩坡山),東南是紫螃山(俗稱雷祖山·丁家山)正南是紅樺山,它們都是西傾山中支的余脈。城體依山而筑,東北高而西南低;南門河自西向東繞城而過。城墻周長有4000多米。有雉堞2050個。東、南、西三面墻體筆直,東北、北、西北沿山脊而筑,蜿蜒于東隴山數座山峰上。各峰頭尚有數座烽火墩臺遺跡。全城氣勢雄偉,就如巨龍盤繞。這就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衛城——洮州衛城。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都要舉辦洮州衛城的端午節迎神賽會,共分三天進行。主要活動地點在衛城內的隍廟,除在隍廟內及周圍由各地民歌手不分晝夜賽唱“花兒”和戲臺唱戲助興外,主要活動就是賽神


        第一天叫“跑佛爺”(洮岷民間“神”“佛”不分,概念漠糊,統稱“佛爺”)。各路龍神于當天陸續來到城郊,由各自的“接迎會”接待,并舉行“獻羊”儀式,下午集中到東門月城內,經縣長或商會首腦舉行“降香”儀式后,各自抬起神轎競跑,以最先跑到終點一一隍廟大殿入座為勝。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