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頻道 > 民俗藝術 > 民俗風情

西大灘鄉--天祝縣西大灘鄉民俗風情

時間:2015-10-31 11:24:44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西大灘鄉位于天祝藏族自治縣北部毛毛山北麓,東鄰東大灘鄉,西連朵什鄉,南與華藏寺鎮毗鄰,北與古浪縣接壤,面積187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西大灘村,距縣城113千米。轄土星、壩堵、西大灘、上泉、西溝、馬蓮溝、白土臺、馬場、東泉9個村民委員會,4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27戶、12301人,其中藏、土等少數民族5536人,占總人口的45%。

境內山巒起伏,地勢南高北低,落差懸殊,海拔在2632~4074米之間。主要大山有毛毛山。平均氣溫-0.5℃,年降水量400毫米。有耕地1.66萬畝,主要種植小麥、豌豆、青稞、油菜籽、洋芋等,2005年糧食總產量201萬千克,油籽21萬千克;草原面積15.06萬畝,主要畜種有牦牛、黃牛、馬、綿羊、絨山羊等,2005年大小畜存欄2.14萬頭(只),是天祝白牦牛保種選育基地。森林面積81.79萬畝,主要生長云杉、柏、柳等。野生動物有麝、藍馬雞、野雉、狼、野兔等。野生中藥材有羌活、秦艽、冬蟲夏草、大黃、黨參等。

基本概況

總面積242.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3人/平方公里。1952年在全國解放的大好形勢下,此地設置為蓋寧鄉,1961年改西大灘公社,1983年設置為西大灘鄉。目前,該鄉轄東泉村、馬場村、白土臺村、土星村、壩堵村、西大灘村、上泉村、西溝村、馬蓮溝村9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級,有藏、漢、土3個民族2775戶、12750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36%。

自然資源

西大灘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肥沃寬廣的黑土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景點,能歌善舞的強悍民族,林海草原的天然之作,世間珍奇的白牦牛,穿梭林間的婉轉公路和爭奇斗艷色彩斑斕的奇花異草。境內山巒起伏,海拔2632-4074米,平均氣溫0.2℃,年降水量350-400mm,無霜期130天,屬高寒溫帶大陸性氣候,夏旱秋澇,年降水量70%集中在秋后。該鄉耕地面積16634畝。種植的主要作物有:小麥、青稞、豌豆、油菜、洋芋等。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近幾年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深入調研發展了特色農業和訂單農業。2004年農牧民人均收入674元。

該鄉草原面積11291.4公頃,水域面積223.2公頃,森林面積15.22萬畝,主要生長有云杉、松、柏等。野生動物有麝、藍馬雞、野雞等。中藥村有羌活、秦艽、大黃、冬蟲夏草等。

西大灘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點,形成了集宗教、風情、民族特色為一體的夏瑪風景。有"古剎法音數百載,利樂有情從生懷,雖嘆金頂風波多,滄桑途中重生彩"的夏瑪寺。有"鬼斧神工一碧毯,牛羊如云樂帳圈,一同牧歌飄林海,花香蝶舞雀鳴天"的峨博灘。有"兩峰根橫崖生泉,一眼碧水映藍天,勸君莫嫌此處小,盛滿青山難知源"的二郎池。有"橫空臥云如巨龍,屏障一天各春秋,林海推潮山珍露,藍天白云真雄秀"的大神山。有"懸崖峭壁峰入云,蒼松翠柏競輝春,天生一門吐翠綠,藍空如帶墨燕鳴"的石門峽。有"冰峽萬仞戲墨燕,斷崖飛流舞白練,藹騰煙起鳴回處,彩虹一彎映青山"的迭水。

經濟狀況

2004年,該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協調發展。該鄉農業增加值1225萬元,占年計劃790萬元的155.1%,糧食總總重量06.15萬公斤,占年計劃197萬公斤的104.6%;油籽產量35.31萬公斤,占年計劃23萬公斤的153.5%。大小畜存欄20047頭(匹、只),其中:大畜7240頭(匹),出欄率25%;小畜存欄12807只,出欄率30%。鄉鎮企業增加值460萬元,占計劃455萬元的101.1%。完成財政收入440萬元,占計劃288萬元的152.8%。完成中小學危房改造694平方米,移民搬遷82戶316人,當年解決溫飽人口229戶1030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674元,比2003年增加80元。

1/3 1 2 3 下一頁 尾頁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