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屬天水專區。
1969年10月,屬天水地區。
1958年4月、12月漳縣、甘谷兩縣先后并入武山,縣境總面積達5368平方公里。
1961年12月,三縣分置,恢復原武山縣域。
1985年7月,屬天水市。
截至2011年,武山縣轄6個鎮:城關鎮、鴛鴦鎮、洛門鎮、灘歌鎮、四門鎮、馬力鎮,9個鄉:樺林鄉、高樓鄉、山丹鄉、龍臺鄉、溫泉鄉、榆盤鄉、咀頭鄉、楊河鄉、沿安鄉。343個行政村。
截至2012年末,武山縣總人口為475500人,其中男243680人,女231820人,男女比為105.1:100。農業人口391801人,非農業人口83699人。經人口抽樣調查省統計局評估,常住人口43.3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96‰。
武山縣有漢族、回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11個民族。
武山縣位于天水市西北部的渭河上游,甘肅省東南部,東經104°34′~105°08′,北緯34°25′~34°57′之間,東連甘谷,南靠岷縣、禮縣,西接漳縣,北鄰隴西、通渭二縣。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中部河谷川區傾斜。縣境東西寬57.5公里,南北長59.5公里,總面積2011平方公里(2011年)。
武山縣地處秦嶺山地北坡西段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海拔1365~3120米,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均向河谷川區傾斜。城區為渭河河谷平原,南山為中低丘陵。
武山縣屬秦嶺西北坡與隴中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復合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0.3℃,無霜期195天,年均日照2331小時,降水量500毫升左右,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武山縣境內非金屬礦儲藏量大,主要有蛇紋巖(鴛鴦玉)、石灰石、大理石、花崗巖、方解石、白云石、滑石等,其中蛇紋巖儲藏量達3.2億立方米(2011年),居世界第二位,石灰巖儲量達15億噸(2011年)。
截至2011年,武山縣總耕地61.95萬畝,其中山地面積53.93萬畝,川水地7.98萬畝;武山縣有林地44.7萬畝,宜牧荒山21萬畝,草地77.69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84畝。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