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一高三女學生寫3萬字報告《中國都市女性的生活體驗》,她獨自采訪了109名城市女性,自創(chuàng)“縱軸為主的家庭結(jié)構(gòu)下女性的二元角色”理論,將女性的一生從少女、戀愛、婚姻、母親、衰老、事業(yè)六部分展開,希望中國都市女性真實的聲音被人們聽見和理解。
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高三女生蔡青
日前,上海一高三女學生寫3萬字報告《中國都市女性的生活體驗》,她獨自采訪了109名城市女性,自創(chuàng)“縱軸為主的家庭結(jié)構(gòu)下女性的二元角色”理論,將女性的一生從少女、戀愛、婚姻、母親、衰老、事業(yè)六部分展開,希望中國都市女性真實的聲音被人們聽見和理解。
蔡青是上海世界外國語中學國際部高三女生,3年前,蔡青在一次與母親對話過程中說將來想要做一名律師,母親的回答是,“女孩子家的,算了吧。”之前從未覺得男女有很大不同的她,突然感到不公與憤慨,她沒想到性別竟然成為了能否追隨自己夢想職業(yè)的絆腳石。她突然意識到,婚姻、生育是城市女性生命中的轉(zhuǎn)折點。蔡青覺得不服氣,她質(zhì)疑“難道婚后的女人就不能從事忙碌的工作?難道在城市里,男女也還不平等嗎?”
3年后,蔡青獨自采訪109名城市女性,包括公寓管理員、熟悉的菜場攤主、上課的老師、跨國軟件公司的CEO,還有上下學地鐵上相逢的陌生人。隨后寫成了一份3萬字的《中國都市女性的生活體驗》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的都市女性的生育角色是先決式的,“母親”不是婚姻的衍生,而是女孩子從小認定的命運,甚至是先于婚姻而被決定的,女性必須在家庭的嵌入背景下完成生育角色,從而得到正統(tǒng)性。在這一觀念下,女性結(jié)婚、生育后,其社會角色的獨立性受到了嚴重擠壓。
在“戀愛”“婚姻”章節(jié)中,報告基于都市文化常見的“剩女”、“婆媳矛盾”等現(xiàn)象,比對中國男女在求偶、婚姻中的角色差異;“母親”一章,分析了女性承擔生育任務后,吞噬自我個性的經(jīng)歷;最后“事業(yè)”一章,解釋了相比男性,城市女性在事業(yè)發(fā)展上體驗到的不同壓力和阻礙。
2015年9月,蔡青把報告寄給了女性和社會學領域的專家。最近,她又將報告譯成英文,試圖改變西方對于中國女性處境的簡單成見。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