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鄧肯•克拉克(Duncan Clark)得到了任何一位資深“中國通”在今天都會渴望得到的炫耀資本:這位由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前投行家轉行的商業顧問有機會參觀馬云(Jack Ma)坐落在湖畔的公寓。
馬云在數月前剛創辦的新公司阿里巴巴(Alibaba)將從這座公寓起步——馬云說他想在中國開展在網上銷售商品的業務。在一些人看來,這簡直可笑,因為當時在中國還沒有多少人使用互聯網。但是,如果阿里巴巴失敗了,也絕不會是因為沒有去嘗試——克拉克在敘述該公司早年歷史時這樣寫道:數一數架子上塞滿馬克杯的牙刷的數量,你就知道這家公司有多少個聯合創始人。日以繼夜編寫代碼、打電話和奔波忙碌終于在2014年看到了回報,阿里巴巴在首次公開發行中融資250億美元,創下“史上最大規模IPO”的紀錄。
在中國科技界,克拉克向來是最引人關注的西方人之一。在《阿里巴巴:馬云的基業》(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一書中,他憑借大量的個人回憶和數十次采訪,寫下了堪稱權威的關于中國互聯網巨頭——不只是阿里巴巴,還有騰訊(Tencent)、搜狐(Sohu)、新浪(Sina)和百度(Baidu)——發展歷史的著作。在中國,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的名字,在西方卻鮮為人知。
該作者著重講述阿里巴巴的正面情況,從頭到尾把他的主人公稱做“杰克”,并為讀者奉上一系列體現馬云經商天分的趣聞軼事。很多章節都是以馬云振奮人心的名言開始,比如:“互聯網像一杯啤酒……好東西都在底下。沒有沫,啤酒就走味了,沒人想喝。”
不過這本書最精彩的地方是在它嘗試把阿里巴巴置于其當地背景之下來敘述的時候。馬云在2003年創辦了與eBay類似的網上市場淘寶網(Taobao),在淘寶網的身上,克拉克看到了熙熙攘攘的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距離阿里巴巴總部所在地杭州市不遠——以及馬云的家鄉、被克拉克形容為“中國企業家熔爐”的浙江省——的虛擬版本。不斷有窗口彈出、布滿浮動的橫幅廣告的淘寶網與谷歌簡單的線條和整潔的負空間簡直是天壤之別。
盡管淘寶網及后來創辦的姊妹網站天貓(Tmall)重現了中國實體經濟中充沛的創業活力,但是這些網站也傳染了實體經濟中的問題——假貨以及與阿里巴巴如影相隨的關于捏造數字的指責。
克拉克也介紹了這方面的情況,對阿里巴巴發展歷程中的一些艱難經歷進行了最全面的敘述。2011年,阿里巴巴將在線支付業務支付寶(Alipay)的所有權轉移到馬云控股的一家公司名下,引發了爭議,少數股東雅虎(Yahoo)和軟銀(SoftBank)擔心它們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價值會受到侵蝕。投資者指責馬云進行資產剝離,而馬云認為他表面上違背公司治理規范的行為從監管方面來說有著充足理由。克拉克與所有相關方進行了交談,以讓人容易理解的方式列出了正、反主張——馬云表現得并不是特別好。
在最后一章“偶像還是伊卡洛斯?”中,作者展望了阿里巴巴的未來。自從2014年上市以來,阿里巴巴并沒有一直得到投資者另眼相看。在IPO后幾個月里阿里巴巴的股價大幅上漲,隨后在2015年夏天結束前,其股價暴跌50%。去年8月底,阿里巴巴的股價首次跌破68美元的發行價,自那以來其股價一直徘徊在略高于發行價的水平上。
對于每個希望在中國新經濟領域闖蕩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必讀之作。盡管中國互聯網被隔離在“防火墻”之內,但是它肯定會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會早不會晚——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多虧了馬云。
《阿里巴巴:馬云的基業》(Alibaba: The House that Jack Ma Built),鄧肯•克拉克著,Ecco出版,建議零售價18.99英鎊/27.99美元,304頁
查爾斯•克洛弗是英國《金融時報》駐北京記者
譯者/馬柯斯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