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回顧下各大券商2013年的策略,是不是感覺不會再愛了。
近期有媒體統計18家券商去年的策略報告,其中準確預言到今年“牛市”的券商僅西南證券、國泰君安以及東吳證券。
投資者很擔心,面對著今年年末大小券商近乎一致的唱多聲音,今年又有幾家能成為神算?
別大驚小怪。統計下過往很多年券商報告年度預測的準確度,實際上準確才叫真奇怪。不過除了當年西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剛在電視上為自己“2307點為年內大底部”的判斷認錯向投資者鞠躬道歉外,大部分券商認為自己的邏輯還是沒問題的。
投資者要理解如今做一個券商策略分析師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每一年的年度預測實際上跟拍電影差不多,太平淡不行,沒人看;太另類不行,風險太大;隨大流不行,投資者還以為是抄襲的,而不隨大流也不行,正所謂“寧愿天塌大家死,也不愿獨活成眾矢之的。”
所以,如果是真心想從研報中來選擇投資機會,首先得知道研究報告的正確打開方法。
秘訣之一是低一級。即在中國股市,如果是評論個股的研報,建議投資者要用比紙面低一級的指標來看。
還記得當年流傳很廣的《研究報告的含義和使命》嗎?當年那位基金經理是這么解讀的,“靜待/尚待”表示“我覺得沒戲,但不好意思說”,“有待確認”就是“我也很迷茫”,“股價回歸理性”其實就是“跌得只剩一條褲衩”,而“估值優勢凸顯”就是“連褲衩都沒了”。
而對于預測大盤的研報,則需要“享受過程”。按照一篇報告的形成過程,寫出一篇深度分析報告需要經歷包括獨立調研在內的數據、信息采集,隨后進入撰寫過程,所以與其看最后結果,不如仔細讀讀其中的推導邏輯以及提取數據。
實際上,投資,無非就是兩個字,一橫一豎。錯了,躺下;對了,站著;而預測也無非就對錯兩個字,但是可別忘記了,即時券商真的預測對的,明年真的牛來了,誰會來保證你不會滿倉踏空呢?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