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快速發展的這些年,必然會伴隨著各種問題。以前安家融媒曾經提出來過,房地產的定位到底該怎樣明確?比如房子的根本屬性到底是自住還是投資?炒房對社會到底有利還是有害?這些問題在以前可以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似乎大家說得都有道理,然而時過境遷,一些問題的矛盾也在發生改變。國家統計局2月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由上漲轉為下降,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漲幅連續16個月回落。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漲幅分別比上月回落0.2和0.4個百分點;三線城市同比漲幅分別回落0.4和0.3個百分點。一線城市房價回落是在穩定大局背景下的一個正常回調,當達到一定水平后市場將步入穩步上升態勢階段,這也是未來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對于一些已經回落的城市,如果調控不放松,那么將進入一個穩中有降到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中。
自從國家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后,一切都在變,最重要的就是觀念在發生變化。炒房者作為市場的危害者,曾經助推市場,擾亂秩序,也讓普通購房者倍感不公。現實正在被改變,剛需利好也會越來越多。但是對于買房的要求更高了,過去的低利率沒了,投資更加講究技巧,比如城市或區域的選擇更加有門道。顯然,調控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近日,三亞、武漢、昆明等城市陸續發文,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強化,涉及限價、限售、預售資金監管等。春節前夕,浙江衢州等一批城市也表態強化調控。分析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今年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仍將保持嚴厲的基調。按照現有趨勢,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將加入調控隊伍中,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調控成果。(來源-樓市先聲)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