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應該引起關注、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在農村崇尚移風易俗、倡導文明健康新風,是一個擺在各級各部門面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重大問題。
多重因素促使農民高消費
“鄰居家的姑娘出嫁時彩禮收了15萬,婚禮操辦得熱熱鬧鬧,我家女兒出嫁時自然也不能示弱。”慶陽市正寧縣長口村村民黃民強告訴記者,春節前,他的女兒出嫁,由于擔心女兒嫁到男方家受苦、受委屈,因此,根據當地行情,他替女兒向男方索要了較多的財物,從小件的服飾、日用品到大件的小轎車、樓房等。
事實上,農村“娶不起”也源于“娶妻難”,“不論彩禮多少,主要是沒有‘苗子’(指女孩)!闭龑幙h姚家川的姚曉亮坦言,在計劃生育的大背景下,重男輕女導致農村男女比例嚴重失衡,有的行政組有男孩和女孩100個,其中女孩不到20個。
正寧縣位于慶陽市東南部,子午嶺西麓。由于地理環境、經濟狀況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年輕人都愿意進城打工,女孩留在城市的比例較大,外地的女孩嫁進來的有但不多,無疑加劇了娶妻的難度。
甘肅泫淵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民盟蘭州市委參政議政委員會委員宋永強表示,造成農村婚喪嫁娶過度鋪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農民整體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思想認識落后,生活方式單調,往往通過大辦紅白喜事的方式達到表現自己、求得他人認同和贊許的目的。其次,虛榮心強,盲目攀比成了舉辦者大操大辦的心理動因;ハ嗯时戎,彩禮一路攀升。并且,“吃酒還席”、“你來我往”的人際關系規則導致這種不良風氣出現惡性循環,從而愈演愈烈。
除此之外,蘭州大學柯楊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農村,一些人為了面子,不顧里子,生怕別人說閑話,所以寧可癩蛤蟆支桌子——死撐活挨,也要把婚禮或喪禮辦得規模宏大、熱熱鬧鬧。這種“擺譜”意識,是我們民族傳統的缺點之一。
采訪中,許多村民毫不掩飾地說,通過出嫁女兒索要高彩禮,一是想擺脫貧困的生活現狀。另外,是要為兒子積攢娶媳婦的彩禮錢。
紅白喜事高消費背后的隱憂
慶陽姑娘太值錢,想要媳婦先攢錢;好不容易攢點錢,娶個媳婦全抖完;一次花了幾十萬,還有媒人沒算上;酸甜苦辣真難言,外債不知何時還……這首打油詩目前是慶陽農村婚嫁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隨著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實行,農民因病返貧問題逐步得到了緩解?闪钊藫鷳n的是,農村的紅白喜事費用不僅沒下降,反而節節攀升。過度鋪張的不良消費現象,不僅嚴重悖離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而且給社會和家庭帶來諸多危害,成為農民致富路上的巨大絆腳石。
甘肅省文化藝術研究所民俗學專家徐楓說,結婚彩禮風俗在我國由來已久,父母把女兒養大付出了很多,男方給女方一定數量的錢財作為彩禮,是人之常情,也是圖個喜慶。問題是,目前部分農村存在天價彩禮,把人同商品等同起來交易,帶有買賣性質,是不應該被提倡的,是違背傳統民族民俗文化的。這種陳規陋習,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而且加重了農民的經濟負擔,甚至讓許多農民家庭因婚返貧。
記者調查還發現,我省大部分農村小伙、姑娘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年終回家一次。男女雙方互相之間根本不了解,卻要在短短的春節期間,在媒婆與雙方父母的撮合下“突擊解決”終身大事,這種缺乏感情基礎的“速配”,導致“閃婚”之后的“閃離”日益突出。有關數據顯示, 2013年,正寧縣登記結婚2422對,辦理離婚195對;2014年登記結婚2175對,辦理離婚237對。
“在農村,很多紅白喜事操辦時浪費現象極其嚴重,極易使人產生虛榮、好逸惡勞、鋪張浪費等不良道德觀念,對整個社會風氣產生負面效應,并且容易引發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比如因為舉辦紅白喜事而債臺高筑,家庭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引發惡性事件!彼斡缽娬f,有些人為了爭面子,“打腫臉充胖子”,結了婚就鬧離婚,導致妻離子散釀成悲劇的有之;有些人為了講排場,被逼無奈,鋌而走險,未進洞房先入牢房者亦有之。
倡導農村文明健康新風
據了解,針對農村婚嫁彩禮動輒十萬多元,個別甚至二三十萬元的現象,慶陽市文明辦、慶陽市委農村工作部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已開展了“抵制天價彩禮、倡導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引導農民群眾改變相互攀比、鋪張浪費、迷戀舊俗等不文明風氣,引導農村婚喪嫁娶回歸理性。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究禮節這一傳統美德應當繼承。然而,凡事都必須有‘度’,鑒于這一現象對農民生活乃至農村風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各地應主動應對,加強引導。”柯楊說,在“八項規定”“六項禁令”號召下,政府公務方面鋪張浪費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觀,要以此為契機,不斷形成良好的示范作用,在全社會扭轉奢靡之風。
柯楊建議,各級地方政府不但要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和行政手段,大力提倡厚養薄葬,還需各鄉、鎮、村建立民間自發的“紅白事委員會”,由很有威望的鄉老主其事,在籌備、請客、購物、宴會諸環節進行集體討論決定,樹立既隆重又節儉的好風尚。這是河北省等地的成功經驗,甘肅應當借鑒。
省政協委員馬衛華向政協甘肅省十二屆三次會議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群眾科學文明婚俗習慣的教育引導,讓老百姓樹立一個正確的婚姻愛情觀,讓“婚姻文明風”吹遍農村。同時,還應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農村黨員干部要起到先鋒模范作用,不收彩禮,或者象征性收取少量財物,樹立典型,作出榜樣。
要改變農村的不良習俗,除了倡導農村文明健康新風,還必須廣泛深入地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宋永強表示,首先,要從宣傳教育入手,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社會公眾的道德宣傳,引導社會成員摒棄陋習,倡導勤儉節約、求真務實、婚喪事從簡的良好風氣。其次,要通過一定的規制手段,管束人們的行為,例如對高消費征稅以抑制鋪張浪費,或對財富的極度浪費行為進行罰款等。并要加強鄉村文化建設,豐富鄉村人的文化生活,拓寬視野,改變觀念,從而達到移風易俗的目的。同時,還要注重示范引領作用;鶎痈刹渴紫葢閱适聫暮,在群眾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各級行政機關及所有公務人員舉辦各種公務活動時注重從簡務實,用風清氣正的官場文化引領社會成員理性消費、文明消費。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