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市州快報 > 隴南市

西和縣包集村:移風易俗樹新風 文明鄉(xiāng)風潤民心

時間:2025-06-22 02:28:20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趙小春點擊:

中國甘肅在線西和訊(通訊員:張旭暉)“以前辦紅白喜事愛講排場,不僅花費大,而且浪費嚴重,現(xiàn)在大操大辦少了,省錢又務實。”近日,隴南市西和縣石堡鎮(zhèn)包集村村兩委成員談及村里移風易俗后的變化,滿是欣慰。

為深入推進鄉(xiāng)風文明建設,破除陳規(guī)陋習,弘揚時代新風,近年來,石堡鎮(zhèn)以“減時間、減程序、減費用、減壓力、減污染”為核心,以“黨建引領、群眾參與、典型帶動”為抓手,通過“移風易俗微課堂、文明新風故事會、巧鄉(xiāng)民事大家談、隴南民事直說‘1234’工作法、黨群活動日”等多種形式,在全鎮(zhèn)范圍內形成了“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yǎng)薄葬”的文明新風尚。

萬事開頭難,黨員干部做先鋒。石堡鎮(zhèn)包集村的移風易俗過程也是如此。

“移風易俗這件事已經說了很長時間了,但真正實施存在很多的困難,2018年我母親去世了,經過我們兩委成員商議,由我們家?guī)ь^縮短停靈時間、給客人吃便飯,開始喪事簡辦的轉變。”包集村婦聯(lián)主席王仙花說,以前村里辦喪事從第三天成孝以后每天都得坐席,不僅花費很高,最主要的是很多飯菜都吃不完,糧食浪費和環(huán)境污染也很嚴重,“喪事簡辦后,我們家整個事情的花銷直接從以往慣例的3萬多減少到了不到1萬元。”

移風易俗不是塑造簡單的典型案例,而是關乎全體村民的大事、實事,廣大村民才是移風易俗的實踐者和受益者。自從王仙花家的喪事簡辦后,包集村趁熱打鐵,加大文明新風建設宣傳力度,著力破解改變過程中的難點堵點。“過完王仙花家的事情后,我們立馬通過村級大喇叭進行宣傳,并對一些有抵觸心里的村民進行了入戶勸導,最終村民紛紛響應號召,大家共同商議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并由黨員志愿者、鄉(xiāng)賢長者、總管陰陽組成了紅白理事會,為村里的紅白之事提供全流程服務,切實為群眾減輕了經濟和心里壓力。”包集村黨支部書記楊祥生說。

如今,包集村婚喪嫁娶中的不良風氣漸消,新風尚逐漸形成,村民王寧就是村規(guī)民約推動移風易俗的受益者。他說:“我結婚時,將以前78天的時間縮短到了3天,不但直接降低了花銷,而且因為時間短應酬少,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整個婚結下來,感覺非常輕松。”

移風易俗不僅改變了村民生活觀念,更促進了鄉(xiāng)村和諧發(fā)展。“受包集村影響,周邊的村操辦紅白事的觀念都在發(fā)生改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強化意識形態(tài)引領,完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體系,培育移風易俗特色隊伍,在全鎮(zhèn)積極推進‘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yǎng)薄葬’的文明觀念,為鄉(xiāng)村振興注入新的精神動力。”石堡鎮(zhèn)黨委副書記陳馳說。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wǎng)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wǎng)).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