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樓院長走進居民院落了解情況,記錄民情日記。
“您好,馬奶奶,我們是廣武門街道南城根社區的工作人員,今天來您家,是特意來為您辦理退休資格認證,現在參加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都得辦這個認證。”伴隨著一陣清脆的敲門聲和熱情耐心的解釋,家住廣場北路200號104室的馬玉英奶奶迎來了社區的工作人員。“你們來得正好,可是你們怎么知道我著急辦這事呢?聽大家說要辦這個,可是我現在腿腳和眼神都不好,也不知道怎么辦……”開門的馬奶奶有點驚訝,同時又開心不已。跑前跑后洗照片、復印相關證件、填表格,在樓院長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忙碌下,不一會兒,馬奶奶認證的相關手續全辦好了。馬奶奶的事情,究竟是如何發現的,這都源于廣武門街道樓院長以及社區干部的“民情日記”,在前不久的一次走訪,社區樓院長了解到并記錄下了這件事情,緊接著就來上門辦理了。
這樣的事情在廣武門街道不勝枚舉,因為每個日程的走訪記錄,社區居民的大小事都記在了本子上,也記在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心中,結合這樣的“民情日記”,廣武門街道創新實施“三五”工作法,進一步推進工作落實年的實施。
記錄只是工作開始的第一部分,在記錄的背后,街道社區充分依托三維數字網格化管理平臺,要求每名黨員干部在每天走一遍的過程中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和處理過程記錄在街道發放的《三五工作服務手冊》中,也就是日常的“民情日記”之中。上報事項按照緊急程度劃分為日常事件、一般事件、較大事件和重大事件四種類型。事項處理以“發現、上報、交辦、處置、反饋”的閉環式工作流程運行。
在民情手冊的記錄下,在街道“三五工作法”的實施中,讓百姓和群眾貼得更近了,也讓居民反映的問題和街道社區干部主動發現的問題在“五走、五問、五看”中得到了更好的解決。同時街道還在轄區設置的30個“民情信箱”、10部“民情熱線”、“民情QQ群”和街道微博、微信平臺,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建議1100條,受理城市管理、醫療衛生、入學就業等方面的問題630余件,辦理市長熱線896件。
采訪最后,廣武門街道黨工委書記趙宇寧由衷地對記者說道:“為群眾服務,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等群眾上門來反映問題,而是要主動走訪,主動地去尋找和發現各種問題和困難,在推行民情手冊記錄和三五工作法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深深感覺到,要獲得群眾的認可和信任并不難,只要走近群眾身邊,就能走進群眾心間,只要主動、真心實意地為群眾服務,就能收獲無數的笑臉和真情的回報,哪怕是一聲謝謝,一聲辛苦了,也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下一步我們還將結合工作落實年和政社分離等工作,進一步深化三五工作法,不僅讓我們的黨員干部為居民做好服務,而且讓更多黨員干部,特別是在職黨員、志愿者參與到為群眾服務中來。”
編后語
您身邊的社區有什么新鮮事、煩心事以及各種特別的事兒嗎?你所在的社區有什么讓你感動、難忘、郁悶的瞬間嗎?歡迎您來電向本報“黨報熱線進社區”記者反映情況,我們的社區記者將第一時間走到您所處的社區中間,了解、記錄、反映您身邊的社區故事,向廣大居民呈現出一個個與眾不同的社區。歡迎您撥打電話13609388652以及18893917928,直接聯系我們的社區記者。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