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頻道 > 國內資訊 > 甘肅資訊

甘肅高校畢業生就業難,還是就業觀念轉變難

時間:2015-07-16 14:47:52來源:中國甘肅在線編輯:馬海花點擊:

   甘肅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下)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再創歷史新高,達到749萬人,比去年增加22萬,再次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需要轉變觀念的不僅是大學生,更需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畢業生就業難不斷加劇

  “你簽了嗎?”已成為畢業生見面打招呼的口頭禪。簽了的萬事大吉、等待入職,沒簽的或準備公考,或繼續奔波于各大招聘會之間。6月下旬,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應屆畢業生陸續離校。作為甘肅省第一所獨立民辦院校,該校今年的就業情況如何呢?

  “就業方面有壓力,但不介意。”知行學院副院長王劍波接受采訪時說,有壓力是因為每年的初次就業率并不高,今年學院共有畢業生1964人,初次就業率比去年同期低0.6%,在蘭州市排名倒數第二。不介意是因為每年統計初次就業率時,80%的學生正準備省考、三支一扶、一萬名、進村進社等考試,最終的就業率年底才能統計出來。近幾年從知行學院走出的學生,大部分回到各市州就業,一部分留在城市工作,還有一部分選擇出國留學。

  蘭州商學院隴橋學院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梁磊對此觀點也表示認同。他說,隴橋學院今年畢業3128人,整體就業率雖較去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政策性招考的時間安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主動求職的積極性。

  甘肅政法學院就業辦主任高偉表示,政法學院主要以法學和公安為突出專業,就業單位集中在邊防、公安、消防、武警部隊,基本各個企事業單位都有學院的學生。“目前只是初步統計的數據,說明不了什么,現在試還沒有考,每年最終的就業率會達到89%-90%。”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有發認為,近年來,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但高校畢業生總數仍然處于高位狀態,再加上歷年未實現穩定就業的,總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

  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大學生就業難,高偉認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每年的畢業人數在增加,而政府、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相對較少,供不應求。其次,近年新興產業不斷出現,提供了較多的就業崗位,但西部大學生就業觀念保守,并且存在一些偏差,不是一味參加公考就是對自己的期望值太高,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另外,文科院校的畢業生受專業限制,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就業難。

  “工作經驗是大學生就業的一大門檻。”梁磊說,剛畢業的大學生缺乏相應的社會經歷與職場經驗,同時很多大學生在職業認知和定位方面對社會需求不是很了解,因而出現了人職不匹配的問題。

  據了解,許多畢業生覺得大學學到的知識,沒有一樣可以為自己找工作提供支持。“進入一家企業,人家問會做招商策劃書嗎?我只能搖頭,因為大學的課程沒有涉及。”甘肅政法學院人文學院新聞班蒲金寶直言。

  我省非公有制經濟相對比較發達,小城鎮建設快速發展。甘肅學生普遍有“戀鄉”情結,許多家長也不希望孩子離他們太遠。在這種背景和觀念下,許多學生走不出甘肅。王劍波說:“前年,學校去新疆聯系了200多個就業崗位,報名的只有40個學生,最后去的不到7個。”

  經濟新常態下就業面臨著新挑戰。李有發分析認為,伴隨著經濟增長由高速向中高速轉換、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增長由依靠資源、勞動力向依靠人力資本質量和技術進步轉變,對就業的影響初步顯現。一方面表現為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就業崗位減少;另一方面,傳統產業吸納就業的空間逐步減少,新增就業崗位存在不確定性,就業形勢日益復雜。

  同時,部分高校專業設置與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錯位,導致部分大學生所學專業與企業用人需求不匹配。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觀念陳舊,創新意識不強,就業創業服務體系不盡完善,也制約了大學生就業。

  除此之外,社會就業壓力居高不下,也加劇了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我省就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匹配的矛盾日益顯性化,一方面,我省農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總數的58.32%,第一產業就業需求仍然較大,農村勞動力轉移任務艱巨,第二產業在結構轉型的背景下,吸納就業的空間減少,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仍然制約著就業。另一方面,部分勞動者因年齡、身體素質、知識技能與用工單位需求不匹配,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導致技能型人員短缺,同時,勞動力供給趨于大齡化,帶來大齡技能勞動者的擠出效應,部分下崗失業者再就業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李有發還表示,目前,我省就業結構與經濟結構不匹配的隱性問題較為突出,具體表現為新增就業人員中靈活就業比例較大,就業穩定性不強,部分就業者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業風險。

  多措并舉破解就業難題

  為更好地促進就業,近年來,各大高校也在努力著。

  據王劍波介紹,知行學院與移動、電信、美術館等單位協商,分別建立了學校試驗田,為學生提供實習平臺。每年的畢業季,各個教學樓與宿舍樓的信息欄中,每天用不同顏色的紙張公布學生就業信息和單位招聘信息。并且開設大學生職業與就業發展規劃課程,開展就業洽談會,拉近學生與企業的距離。

  “平時,除了加大就業指導力度,實施一對一個性化指導,還有針對性地引入就業單位,實施定向推薦辦法,并通過校園招聘會、宣講會等多種形式推動就業。”梁磊表示,下一步,隴橋學院在這些方面還會繼續加強。

  高偉介紹,政法學院每年都會及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與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等聯合培養優秀學生。還開設了大學生就業與發展規劃課,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并拓展就業實習基地,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習場所,積累工作經驗。學校也盡可能多舉辦招聘會,給畢業生搭建找工作的平臺。

  應對就業難,王劍波建議,學校首先應根據社會需求,進行專業調整。其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大學生需要不斷轉變就業觀念,舍棄“鐵飯碗”及“戀鄉”情結。

  梁磊認為,要加強人才質量工程建設力度,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力度,加大學生動手能力培養力度,鼓勵學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動員有能力的學生自主創業;幫助困難學生實現政策性安置,搭建平臺推動跨地區就業;進一步落實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實現高質量就業。

  采訪中,許多在校大學生也表示,希望學校能在大一大二的時候,就為他們提供實習基地,提早為就業打基礎。

  就業是民生之本,必須多方協作。李有發認為,政府層面,要強化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要根據具體情況,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資金的支持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

  李有發還認為,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不僅要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創業政策體系,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活力,還要深化工商、稅務、投融資等事關創業創新領域的改革。進一步減少各類審批手續,構建專業高效的創業服務體系,是創業帶動就業的關鍵。(記者 蘇海琴 實習生 劉瑞瑞)

 

相關文章
中國甘肅在線關于我們|媒體合作|廣告服務|版權聲明|聯系我們|網站地圖|友情鏈接 | 友鏈申請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 中國甘肅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