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第21屆蘭洽會圓滿落幕。在本次盛會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向西開放戰略,主辦方邀請了眾多知名隴商企業家召開了世界隴商大會,打造了一個隴商之間相互交流的絕佳平臺。我省擁有8000年悠久歷史,隴商是甘肅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與悠悠駝鈴回蕩2000余年的絲路經濟帶密切相關。可以說,2000年前絲綢之路的美麗故事無人不曉,而2000年后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將注定為甘肅、為隴商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中國傳統華商“網絡結構”是圍繞“五緣”發展的,即指以宗族親戚關系為主的“親緣”、以鄰里同鄉關系為主的“地緣”、以宗教信仰為主的“神緣”、以同業同學關系為主的“業緣”和以物為媒介的“物緣”這五大社會人際網絡。那么,新時期下,隴商將如何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這個大舞臺,展現自己曼妙身姿,這給了我們無限遐想的空間:
——地理緣。區位優勢明顯,樞紐地位重要。“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古代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的當代升級,它的提出再一次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了勃勃的生機與活力,將給絲綢之路沿線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作為2000多年前就活躍在絲綢之路主干線上的隴商,可以再一次利用地緣優勢,充分發揮自身濃厚的商業文化底蘊,通過點線面結合,做好絲綢之路沿線經濟帶經濟發展的引擎。
——政策緣。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給予了積極的政策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為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2014年5月我省印發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構建蘭州新區、敦煌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國絲綢之路博覽會”三大戰略平臺。還將重點推進道路互聯互通、經貿技術交流、產業對接合作、經濟新增長極、人文交流合作、戰略平臺建設等六大工程。
——歷史緣。歷史積淀深厚,文化實力較強。從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開鑿的“絲綢之路”,到隋煬帝千里迢迢在張掖舉辦恢宏的“萬國博覽會”,再到近代著名的“茶馬貿易”“水煙特產”“皮毛運輸”等,走在絲綢之路上的隴商很好地抓住了這一商業契機,充當起了西北各族人民與東部沿海客商之間的媒介者,不僅把甘肅本地,也把青海、寧夏、新疆周邊地區民族貿易和國際市場聯系了起來。
——民族緣。甘肅位于西北地區的中心地帶,是多民族交匯融合聚集區,是東中部聯系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乃至中亞的橋梁和紐帶。甘肅民族文化與享譽世界的敦煌文化、絲路文化,并稱為甘肅省的三大文化體系,且三者開放包容、渾融互鑒、多元一體。甘肅作為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商業文化在發展中不斷交相融合,造就了多元一體具有區域特色的民族商業,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發揮了重要作用。
——物產緣。資源稟賦良好,產業優勢突出。甘肅是我國重要的科技和制造業基地,有中科院、石油化工、生物醫藥等一批科研機構和制造業。文化產業及服務貿易也已成為走向國際化勁旅,讀者集團和馳名海外的《飛碟探索》雜志,及《絲路花雨》《大漠敦煌》舞劇為這片地域營造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土壤。此外,廣袤的隴原大地物產豐富,礦產資源和石油資源富集,新能源產業也在逐漸崛起,西部大開發更是帶動了一大批特色農產品走出國門,享譽海內外。
——潛力緣。開放步伐加快,發展潛力較大。“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作為國家戰略,讓甘肅成為了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建立蘭州自由貿易區輻射全省的飛地經濟帶,能更加繁榮這條大通道,讓這條古老的通道在建設中煥發新的活力。未來,利用自由貿易區平臺的撬動,并發揮中國制造優勢,甘肅特色產業將進一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為隴原經濟添油加力。而隴商更應利用“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平臺,利用保稅區政策,大力探索區域聯動的合作機制,特別是要加強中西亞各國的物流業、會展業等的廣泛交流,強力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
由此可見,甘肅可開發資源十分廣闊,具有建立國際合作平臺的優勢以及坐中聯六的地域優勢。隴商今后應充分利用好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緣分”,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發揮主人翁作用,為甘肅經濟再創輝煌作出應有貢獻!
甘公網安備 62010002000486號
Copyright©2006-2019中國甘肅在線(甘肅地方門戶網). All Rights Reserved